年金計劃不似預期 加碼方案可笑至極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近日香港年金公司透露,正研究再度擴大公共年金的認購上限,以吸引更多長者。其實香港的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峻,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甫上任便指出本港未來面對「高齡海嘯」挑戰。根據統計處資料,香港65歲以上的人口到2040年將高達三分之一,達250萬人。一個長遠的安老政策,刻不容緩。

政府近年積極改革退休金制度,於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及長者生活津貼,以及強制性公積金之外,去年設立「第三支柱」的自願性香港年金計劃,為長者的退休生活多添一重保障。然而政府的如意算盤不似預期,當初定下100億港元的發行上限僅有約四分一獲認購,市場反映冷淡。究竟香港年金計劃出了甚麼問題,以致乏人問津呢?

事實上,年金只不過是一個投保計劃,投保人向按揭證券公司支付一筆過保費後,讓其為之投資令金額增長,便可即時定期收取年金。然而對於極多連基本生活都成問題的長者,這種投資產品,根本只是鏡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據《2017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2017年在政策介入後,貧窮長者人口為34.0萬,長者貧窮率30.5%,即10長者中便有三名被界定為貧窮長者。

至於其餘七名長者,要不是本來已經十分富足,便是仍為家庭與健康掣肘的夾心階層。對於富有長者,市場的投資產品眾多任君選擇,根本不會把政府的年金計劃特別放在心上。而這些擁有不少資產的長者,亦根本不是政府大搞年金計劃,保障有需要長者退休生活的目標受眾,根本無須為之操心。

而位於夾心階層的退休長者,當中不少有兒有女,而香港的房屋供應的變態扭曲,年輕一代上車艱難,不少要求助於有些許積蓄的老父老母,長者反而要因此加入了年輕人買樓供樓的負擔。本來去解決房屋問題,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但多屆政府一直屈服於地產霸權,以致住房的責任竟要轉嫁於本來可以頤養天年的長者,豈不可悲?

本港公營醫療人手問題相當尖銳。(資料圖片)

另外,長者年老多病,而香港的公共醫療體系卻長期處於崩潰邊緣。官方數據顯示,2017年香港醫生對人口比例為1.9:1,000,遠低於國際經合組織(OECD)的3.3:1,000平均水平。

有到過公立醫院的讀者想必都會看過病床堆滿病房,甚至要放出走廊,親屬探病要摩肩擦背,猶如戰亂的恐怖景象。公營醫療設施嚴重不足,政府及醫管局卻長年坐視不理,令人失望透頂。稍有積蓄的長者,為了自己健康着想,都會情願花多幾個錢,考慮到私家醫院求診,變相為其造成財政負擔。年金公司去年底雖然稍作調整,容許保單持有人憑單提取一次、上限30萬港元的款項,以支付醫療和牙科治療費用,但須有醫生證明。然而一筆30萬元的一次性款項,對於一個長期患病的長者來說仍欠靈活性,而且提取金額有限,難讓長者安心。

如此多種憂慮底下,夾心階層的長者根本沒有如此多的流動資金,參與政府的年金計劃,為其退休生活作長遠打算。長者為社會付出貢獻多年,老來退休竟仍要為生活所迫,原因是政府在房屋、醫療、安老等諸多問題上長期交白卷,沒有有效解決市民多年的生活需要。不論貧少老弱都只得靠自己,也不指望政府可以做到甚麼實事。

今天年金計劃出台卻不似預期,市場反應冷淡,變成了政府自說自話,也恰巧反映羅致光自作聰明,在象牙塔中閉門造車的管治思維。事實上,只有真正全面落實全民退休保障計劃,令所有人都能納入社會安全網,方能實現政府多年來「老有所依」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