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抑鬱 藥在何方?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香港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6月反修訂《逃犯條例》浪潮期間,疑似患有抑鬱症的患病率升至9.1%。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形容情況有如「疫症」,並坦言沒有疫苗可解決問題。

平均每十港人一人疑抑鬱

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的研究團隊自2009年起追蹤研究香港人的精神健康,推算疑似抑鬱症的基線為1.3%,但此數字在2014年佔中時期上升至5.3%,到近期(即今年6月至7月期間)升至9.1%,意味每10個人就有1人疑似患有抑鬱症。在有潛在自殺想法方面,基線為1.1%,佔中時期增至3.6%,修例風波期間則為4.6%(見表)。研究團隊特別指出,無論受訪者是否參與了6月9日、16日或7月1日的抗議遊行,無論他們是否支持修例草案,疑似抑鬱的症狀幾乎沒有差異,表明可能出現了「溢出效應」,即個人情緒問題影響社群內的其他人。

再者,由於嚴重抑鬱症或有自殺想法的人可能拒絕與人接觸,所以實際情況可能更壞。梁卓偉形容,就流行病學而言,今次已是「精神健康因嚴重社會事故的疫症」。

這次研究發現有情緒問題的數字,在政治爭議期間偏高,雖然從實證科學來說,無法明確推斷兩者之間有因果關係,但港大醫學院提醒社會大眾,避免對新聞和社交媒體長期沉思,亦提醒醫護人員要留意社會事件對精神健康的影響。

由此可見,研究團隊也認為社會爭議可能是問題成因。梁卓偉亦表示,近日事件令人掛心,看不到衝突何時方完結。若然今次「情緒疫症」的成因在於政治和社會環境,就難怪研究團隊坦言,沒有疫苗或藥物解決問題。正如中國古語有云,「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特首林鄭月娥必須明白,真正能夠解決香港人抑鬱問題的,還在政府。

林鄭重政治輕民怨

遺憾的是,雖然有多名市民留下反修例字句後輕生,但當局在處理修例風波上,至今仍然以政治考慮為重。例如,葉劉淑儀等行會成員同意宣布「撤回」草案,但林鄭月娥卻一直不肯言之;從官員言論及政府文件可見,當局將「6.12」衝突定性為「暴動」,但林鄭卻明確拒絕收回定性;終審法院前首席法官李國能促請政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林鄭卻始終不肯。無疑,這些讓步未必能完全平息民怨,但最少能讓市民感到政府會聆聽及回應訴求,有益無害。

宏觀而言,當局也要明白,社會不少人自2014年佔領運動以來感到政治上的無力感。一來,他們認為落實民主普選的日子遙遙無期;二來,他們自覺無法改變政治和社會現實;三來,部份人即使想到另一個社會生活,也沒此經濟能力。

由政治和社會環境而來的精神健康問題,或許對管治沒有即時的負面影響,但問題其實有如潛伏炸彈,不知哪一刻會否有人精神崩潰,甚至輕生。從政者雖然難免會看政治利益,但社會福祉始終是其責任。當知道社會上很多人活得不快樂甚至抑鬱,管治者實是時候拿出勇氣,解決深層次結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