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輪經濟紓困措施應當如何?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本港經濟在外圍因素與本地示威活動「外憂內患」雙重夾擊下大受打擊,當中零售、飲食、旅遊等行業更是首當其衝步入寒冬,其餘百業亦有下行趨勢。更甚者,周一(2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料本財政年度將錄得15年來不見的赤字,香港經濟響起了重大警號。面對經濟下行風險,政府表示不會因有赤字便收緊開支,反而會更積極推出紓困措施幫助中小企業,這當然是雪中送炭的好事。不過,隨着經濟急速下行,失業率開始上升,部分行業更成重災區,一些基層市民的生活受到嚴重打擊,已公布的紓困措施卻主要集中幫助中小企業,政府在推出新一輪措拖時亦應考慮基層市民的需要。

香港經濟步入寒冬已是不爭事實。周二(3日)早上,特首林鄭月娥在出席行政會議前宣布將會在短期推出新一輪的經濟紓困措施。在此前,政府已公布了三輪紓困措施,涉及640億。其中第一輪為今年2月時推出,主要包括寬減薪俸稅、個人入息稅、利得稅等,預計開支429億;第二輪於本年8月推出,主要包括豁免政府收費12個月,注資中小企推廣基金等,預計開支191億;第三輪包括對運輸業、旅遊業等行業提供補貼,以及減免政府產業50%租金,但預計開支只有20億。

陳茂波指,政府未來會繼續以前瞻性的理財政策為市民紓困和進行投資。(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第三輪措施未能紓困

第一輪的措施其實早在示威嚴重影響本港經濟前已經推出,當時政府指是以盈餘作退稅,涉及金額不會超過盈餘。而針對近月經濟明顯下行的只有第二、三輪措施,政府亦開始「轉口風」表示不會因為求避免赤字而不推出紓困措施。社會樂見政府在經濟困難時願意擔起責任,不拘泥於過往「守財」的想法。但第二、三輪的措施所涉金額只有200多億,尤其第三輪只有20億,更是相形見絀。連建制派的立法會議員也對紓困有所不滿,例如容海欣在10月24日會議中指第二輪191億的紓困措施「連一粒塵也不如」,更質疑第三輪措施縮至20億到底是否能真正有效紓困。政府在考慮推出第四輪紓困措施時,或應考慮加大金額作更大力度的刺激。

除了金額方面的問題外,紓困措施的觸及面似乎亦不夠全面。審視已推出的紓困措施,主要集中於退稅和支援中小企業上,但對於一些基層未有顧及。尤其是本港失業率有明顯上升趨勢,最新的失業率已達3.1%,個別行業如零售業更突破6%,情況令人擔憂。加上經濟環境困難亦未有轉向趨勢,未來失業人士恐怕有增無減。對於不少基層而言,他們的生活朝不保夕,也未能收惠於退稅等措施,將會是嚴重受災的一群。的在此情況下,政府應當考慮一些應急方法幫助基層人士過渡難關。例如全民派錢等方法,雖然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但在此危急關頭,政府不應硬性排除任何做法,而要考慮任何短中長期措施。

在紓困以外,港府也應明白現時經濟的一大困擾來自於社會因素,政府若未能平息當下社會危機,再多的紓困措施都是治標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