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放榜」中不能被忽略的學生情況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三年一度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於周二(12月3日)「放榜」,教育局隨即發新聞稿指出,「國際研究顯示香港學生在閱讀、數學及科學能力表現良好」。然而,香港教育真的值得我們自豪嗎?

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策劃的PISA有其局限,例如只能量化部分教育成果,甚至被認為不切實際地標準化。然而,它畢竟為目前最全面的教育質素指標,參與國家及經濟體多達79個,包括香港在內。故此,PISA發表最新評估報告,自然為各地關注。

周二「放榜」後,教育局指出「整體表現優秀,保持佳績」,並分析香港學生的母語閱讀、數學能力及科學能力。社會的關注與政府不同,強調香港學生的閱讀及數學能力跌出三甲,排名第4,科學能力維持第9,三者都比澳門遜色。主持香港PISA研究的中大教授侯傑泰認為,學生能力被澳門超前是警號。

中大教育學者侯傑泰接替因擔心PISA變質的何瑞珠,主持2018年港區PISA評估。(鄺曉斌攝)

成長思維、抗逆能力遜色

然而,不論是政府或社會,似乎都流於沉迷在排名遊戲,而忽略了真正值得關注的層面。舉例說,自史丹福大學教育學者Carol Dweck在2006年提出「成長思維」理論,與「固定思維」區分開來後,PISA在是次評估中首次衡量學生的「成長思維」,包括從他們如何看努力與智力進步的關係,來評估其「成長思維」。結果發現,香港只得43%學生具有「成長思維」,遠低於OECD國家平均數的63%。在面對逆境方面,多達82%香港學生在失敗後擔心其他人的目光,比起OECD國家平均數56%高出一大截。至於生活滿意度,香港學生也只得6.27分,低於OECD平均數的7.04分。

正如前述,PISA作為目前最全面的教育評估,仍然有其參考價值,但參考不能只是幾項重點排名。香港學生在閱讀、數學及科學能力即使稍跌幾名,但仍然名列前茅。相反,與學科沒直接關係的評估,諸如生活滿意度、成長思維等,香港情況遠遜於OECD國家,不是更值得我們的社會及政府注意嗎?再者,正如之前主持港區PISA研究的何瑞珠指出,學科排名不只是學科的事,例如科學成績也可能受社會科研風氣影響。說到底,個別排名及數據只是表象,背後牽涉相當廣闊的社會因素。

若然我們將PISA報告只看成為一次「放榜」,而不願意深究這個城市的教育出了甚麼問題,學生面對怎樣的環境,那麼再多幾次「放榜」,也不會對香港有甚裨益,甚至會如美國堪薩斯州大學教授趙勇的嚴厲批評般,對教育的看法因PISA而扭曲,只知追排名及追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