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課壓力大、親子時間少 政府應傾聽學童心聲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農曆新年一眾學生放假,但拜年「逗利是」也不能忘記做功課。不少學生都要回校後交許多功課,壓力問題使他們踏入假期也難以喘息。
小童群益會上周三(23日)發表第九屆《小小施政報告》,以「兒童生活」為題,由約40名參與「香港小特首」計劃的高小至初中學生合作撰寫,就香港學童面對的個人及家庭壓力、學校課堂安排等問題表達意見。報告內提及多項有趣建議,例如訂立「最高功時」,限制每日最高做功課時數;設立6天「親子假」,為家長提供假期讓家長與子女共處等。學童創意甚或異想天開,難能化作政策落實,但《報告》反映的兒童心聲卻值得社會及官員關注。

現時學生功課量重,甚至放學之後要參加補習班及興趣班,《報告》建議的「最高功時」有值得參考之處。(資料圖片/黃舒慧攝)

設定標準功時 加強與學者合作

《報告》訪問225名10至14歲學生,發現近七成每天做功課多於一小時,有兩成更須耗時2至3小時完成功課,近半學生因為學業而感到壓力。現時學生功課量重,甚至放學之後要參加補習班及興趣班,《報告》建議的「最高功時」有值得參考之處。

每名學生做功課時間因人而異,要一刀切為全港功課時數封頂,雖然難言可行,然而教育局仍可設定「標準功時」。舉例說,當局可向學校發出功課量指引,並由教育局因應學者研究結果按年檢討。若參考教育學者Harris Cooper建議的「十分鐘法則」,及將之套用到香港背景,便是由小一開始每晚約10至20分鐘的家課,逐年增加至小六的60分鐘、中三的90分鐘等。以今次調查的10至14歲學生為例,若學生在功課上每日耗時2至3小時,便已屬於時數過多。不過,課時水平始終因地而異,考慮到香港學生在常規學習之外尚有大量補習、補課的情況,功課量甚至應該比Harris Cooper的建議更少。但具體的功課數字,以及適合香港學童的「標準功時」,教育局應該積極與本地學者合作,持續跟進學生課業壓力情況,以調整功課政策至合乎本地學習環境的水平。

功課時數的高低,不一定是功課數目的「量化」問題,教育局亦須從功課的質上檢視,為孩子減壓出一分力。(資料圖片)

照顧學習差異 彈性調整功課

對於功課時數超標的學校,教育局可以派員親身了解,做法並非要責罰學校,而是要共同分析各班功課完成時間,以了解實情是功課過多,抑或是班內學習差異過大,再作不同應對。若是學校整體功課過多,的確透過減少學校整體功課量便可解決問題。但若同學之間功課完成時間差異甚大,則有可能反映班與班之間,或是部分班別內的學習差異。

目前普遍中小學,同一級的功課大都一式一樣。功課難度少會因為班別或學生能力而有所變動,導致不同能力的學生完成功課的時間或不一樣。教育局可以鼓勵學校教師,就不同能力班別給予不同功課。或者可以改變功課模式,就不同科目需要而放棄部分抄寫作業。而對於同一班別內出現的學習差異,教育局亦可以提供資源,為教師準備挑戰題目,滿足能力較高學生的學習需要。功課時數的高低,不一定是功課數目的「量化」問題,教育局亦須從功課的質上檢視,為孩子減壓出一分力。

不同的活動,至少可以為家庭引起話題。(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親子時間不足 官民聯辦活動

另外,《報告》建議香港政府增設6天「親子假」,以讓忙於工作的家長與孩子共聚天倫,例如參與子女學校活動、出席子女比賽、參加親子旅行等。6天假期可分為3天有薪及3天無薪。此種建議在商界主導的香港固然看似異想天開,不但難以說服商界,要在立法會過關斬將亦阻力不少。但其背後反映的,卻是子女希望多與父母見面的願望。

產假及侍產假的例子可見,推動假期立法需時以年計算,政府以此作為起點研究「親子假」未嘗不可。但在假期正式立法之前,政府仍可創造更多親子活動空間予不同家庭,例如可推動民政事務署,以及向區議會撥款舉辦不同社區活動,提供親子活動空間。政府也可以考慮與不同社區中的文創企業合作,聯辦不同親子興趣班,讓一眾家長陪同子女共同完成手作。有時父母並非不想與子女交流,只是日常上班忙碌,放假時候反而不知從何與子女談起,不同的活動,至少可以為家庭引起話題。

農曆新年假期提醒了我們,人不只是從事生產或追求績效的經濟動物,更需要人之為人的生活。一份《小小施政報告》,能否成為對政府高官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