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口罩供應乃穩民心首步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周三(29日),不少市民苦苦等候有口罩售賣的店舖營業,亦有醫護代表稱醫院口罩供應趨緊。雖然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在前一日安撫港人,政府會增加向外採購口罩,但顯然市民仍不放心。不但口罩供應短缺,而且政府未能遏止炒賣。問責官員早前還聲稱要聚焦民生福祉,倒頭來還是不合格。
要安撫港人,政府必須統計及公布本地口罩存量,打擊口罩抬價,定期公布採購進度。長遠來說,政府須訂立口罩存量標準,甚至考慮增設本地口罩生產線。

農曆年貨源倍添緊張

香港不是唯一搶購口罩的地區。內地是肺炎疫症的來源地,對岸的台灣、周邊的日本和東南亞國家遭波及,上述地方居民亦急需口罩,台灣政府亦已限制出口。碰巧的是,內地、台灣和東南亞國家亦是外科手術口罩的主要生產地及港貨原產地,而且碰上工廠在農曆年假期休息。政府要應付本地龐大而急切的口罩需求,難上加難。港九藥房總商會副會長劉愛國表示,現時香港只靠泰國來貨,預料最快要到初十才有供應。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估計,本港每月需要3億個口罩抗疫。那麼,香港現時有多少口罩存量?似乎未有數字。口罩存量當然不會準確,因為它不像人口般,有生死註冊、出入境記錄,亦不如食米般,受法例規管,需記錄貯存、進出口、設最高價格等,政府得到口罩存量的只能是約數。然而,約數總比留白好。

統計口罩量刻不容緩

有了數量,政府和醫護界可以計算欠量,訂下採購目標。點算口罩存量並非不可能,香港醫管局回應存量夠用三個月,澳門衞生局早在1月8日公布,當地294家藥房當中,有約8%未能即時補充新貨。港府稱與藥房商會緊密接觸,官員大可透過商會要求藥房報數存量,預計入口量及抵港時間,又可邀請其他口罩進口商提供數字,再合計懲教署的本地生產量,向公眾發布估算數字。

進一步說,當政府採購的口罩到港,官員要妥善安排分發途徑,先要滿足公私營系統需求,若有剩餘,則可供貨給藥房,但必須限價銷售,違者重罰,亦可透過區議員、學校或社福機構分發給市民。

口罩搶購潮再現 消委會應打擊炒風

中長期可建立儲備

政府採購口罩還有另一層意義,就是控制價格.「01觀點」一再強調,政府必須盡全力打擊炒賣口罩,惟至今政府只是對抬價者好言相勸,實際舉動欠奉,令人氣結。近日有基層團體和市民懷疑藥房待價而沽,為不夠其他人爭而徬徨,反映基層在病症面前尤其無力,需要各界人士多加關注。

難料疫情何時完結,萬一貨源持續緊張,就連有儲備口罩的人也告缺貨。市民近日搶購口罩及日用品,反映民心已非常不穩,憂慮社會前景,政府要推動具爭議的防疫抗疫措施只會遇上更大阻力。說到底,政府絕不能輕視口罩供應的重要性。

中長期來說,政府可以考慮訂立口罩存量標準,並將之納入《儲備商品條例》,確保香港在防疫及抗疫初期有及時而充足的口罩供應,具體數量可與醫療專家商議。即使沒有新型肺炎來襲,香港每年均經歷流感高峰期,空氣質素亦時好時壞,社會對口罩一直有需求。政府宜考慮除懲教署外,另邀商界在本地生產,甚至由政府自設生產線,減少依賴境外。鑑於現時有本地公司生產較一般外科手術口罩高規格的納米纖維口罩,並行銷海外,相信具備生產一般口罩的條件和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