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民將財政預算案當成了施政報告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將在下周三(2月26日)宣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各界都希望政府在香港經歷反修例示威和武漢肺炎雙重打擊後,重振經濟、改善民生。可惜的是,許多政客依舊不務正業,例如民主黨早前便向陳茂波提交一份非常政治化、不是從公共理財角度出發的建議書,另一些泛民政黨也相當短視和欠缺反思,僅停留在要求政府支援抗疫的水平,而不是以更長遠的目光,推動香港解決深層次結構矛盾,根本性地克服這個城市面對的問題。

財政預算案不是施政報告,理應聚焦資源調配、公帑運用等問題,沒有必要把它和政治爭議捆綁。雖然民主黨向陳茂波提出增加房屋供應、發展地區經濟等可取建議,但有關內容被放在建議書較後位置,反修例運動反而放在最前,證明經濟民生議題在這個泛民大黨眼中根本不是最重要。事實上,單憑建議書標題──「正視反修例運動民意 立即重組警隊 兌現政治問責」──便充分反映民主黨把預算案政治化。

政治歸政治 財政歸財政

我們並不低估反修例運動所揭示的反政府情緒,但這種情緒應通過恰當的渠道來疏導,政治人物亦應發揮引領民意的作用,而非反過來被民意牽引。建議書內提及的「落實雙普選」、「兌現政治問責」,是許多市民的期許,有其合理性,但這些要求應交由施政報告,立法會選舉、甚至在適當時候由政改諮詢去處理。作為專業政客的民主黨人不可能不清楚如此簡單的道理。

其實,泛民的問題並不單單在於太過政治化,更大的問題是與建制一樣,把握不到香港問題的癥結。例如公民黨周二(18日)便要求政府向全港成年市民派錢、政府出租物業減租、向被解僱人士發放津貼等。反修例運動和武漢肺炎嚴重打擊經濟民生,這是鐵一般的事實,向受影響市民提供支援實屬應有之義,但這只是一時之計,真正有效的是通過全方面改革,克服深層次結構矛盾。

善治不能只有口號

《香港01》一直認為,香港深層次結構矛盾源於英治時代的「自由市場」迷思,結果就是地產霸權橫行、既得利益結構嚴重扭曲。但這些問題並非只是政府的責任,政黨亦然。例如民主黨雖然在近期大談收地建屋,但我們實在不應忘記它當年支持領匯上市,趕絕小商戶,對公平正義毫無承擔。更令人扼腕的是,對於社會問題和管治困局,泛民除了呼喚民主選舉,就只知要求政府派錢,不明白如果只有自由民主而沒有社會民生上的公平正義,只會是劣質民主。

批評泛民,當然不代表建制派就像樣。不過泛民在反修例後獲得市民支持,便應該對得起民意,站在更高的視野看待香港的結構性問題。這是我們對泛民的期許。香港蹉跎了太久,以至本來可以及早解決的問題沒有適時獲得處理。我們希望反修例運動和新型肺炎疫情過後,香港可以盡快啟動全方位改革,撼動深層次結構矛盾。這不單需要政府展現魄力,還需要政黨痛切反省並作出的配合。如果政客繼續不務正業,香港最終就只能攬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