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政府資助港鐵減價 羊毛出在羊身上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民生經濟大受影響,周三(8日)政府再次召開記者會,宣布第二輪防疫抗疫措施。為緩解民生壓力,政府增加交通補貼及補貼港鐵減價。然而交通補助究竟能多大程度紓緩民困?

林鄭月娥建議7月1日起,港鐵車費八折,為期半年。同時,市民無論是購買月票還是都會票,一律減免100元。政府預計這項措施將會惠及500萬人次,成本16億財政損失,而這其中的一半將有政府幫補。港鐵隨後發聲明表示同意。另一方面,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將降低門檻,由現時400元降至200元,屆時受惠人群預計亦將擴大至380萬人次。

加碼交通補助當然能減輕部份生活成本,但目前疫情肆虐,其作用或僅是聊勝於無。現時不少打工仔面臨無薪假或待業在家。再加上疫情襲來外出需求驟減,公共交通的補助並不能真正雪中送炭。更何況港鐵的優惠要等到7月才能生效,對於入今生活困頓的基層來說,更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受疫情影響,就把削減班次,既加劇人流聚集,亦令司機收入大減。九巴職員權益工會召開記者會促請運輸署關注前線員工的福利問題。(張浩維攝)

用市民的錢幫市民減價

其次,政府用公帑將承擔一半的優惠成本,也就是說用納稅人的錢請納稅人搭車,只不過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港鐵盈利連年,港鐵2019年純利119億元。以這樣的盈利規模計算,港鐵完全可以自負16億財政損失。如果共克時艱是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部份,那麼有能力全力承擔這一惠民乘車計劃的港鐵,為何還要用公帑貼補一半成本,用市民的錢幫市民減價?

更重要的是,港鐵並非一般的企業。港鐵承擔市民公共交通,與民生息息相關。在政策上,政府多年來向鐵路傾斜,甚至助其在交通市場上佔優,港鐵也以七成半股權為大股東。港鐵在情、在理、在能力,都可以承擔減價。不能忘記的是,港鐵屢次延誤,不少市民認為列車班次需要改善,但港鐵一直以來票價「可加不減」。也就是說,即便港鐵一力承擔八折優惠,也僅僅是在抵銷其加價。

更何況,港鐵更在上周六(4月4日)宣布削減班次,減少服務。周五(10日)起,東涌線及屯馬線一期在非繁忙時間削至約10分鐘一班;迪士尼鐵路線改以接駁巴士接載乘客;機場快線將在非繁忙時間削至每半小時一班,免費穿梭巴士以及市區預辦登機服務暫停。服務進一步減少的情況下,相應減價本就應該,怎就變成了隆恩浩蕩的惠民措施?

民建聯於2019年5月進行調查,發現54%受訪者不滿港鐵服務。(歐嘉樂攝)

政府只資助了港鐵減價,但不少市民出門其實乘搭巴士等其他公共,為何他們又沒有特別補助?更何況,受疫情影響,目前九巴縮減班次,一來增加了車廂的人流密集度,二來也讓車長收入大跌四成。九巴職員權益工會日前就此促運輸署作出支援,然而為何在新一輪的防疫抗疫措施中,政府仍只幫補盈利過百億的港鐵?

說到底,還是因為港鐵這上市公司,承擔的是公共服務,享有的是政府優惠及資助,但只向股東利益負責。這次政府用市民的錢補貼市民乘車的鬧劇,或許再一次提醒了社會,政府早應大刀闊斧改革港鐵,甚至部署回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