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廁臭氣熏天 收費可提升公德心?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本港公廁遍及各區,每逢人有三急,附近總有地方可解膀胱之苦。但若要「辦大事」時,相信不少市民也會因為公廁環境惡劣,而不願多留一分鐘,寧願多走幾步,到鄰近商場享受一個既有空氣、亦有香熏的如廁經驗。不過民生無小事,要解決公廁衞生欠佳的現況,除了單靠培養民眾公德心,公廁徵費和向違反衞生措施的人罰款又可行嗎?

據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本年3月的調查,在1,000名隨機挑選的成年受訪者中,六成人認為政府公廁臭氣熏天,另有74%和55%的人,分別指公廁無水沖廁和地面濕滑。除此之外,大多受訪者皆認為公廁衞生惡劣是由於使用者有欠公德心,故有77%受訪者認同向違反公廁衞生措施的人處以罰款。

公廁衛生難執法

雖然本港法規已有對違反公眾衞生,如亂拋垃圾、煙頭和隨地吐啖的人處以罰款,但若將規例延伸至公廁,恐怕亦非容易執行。在「舉證問題」上,在公廁裡有違公德的行徑,大多並非像亂拋煙頭般,有具體「物證」可予執法機構,作為檢控的證據。以一般男廁裡「地面濕滑」為例,其原因要麼是市民洗手後並未擦乾便離去,要麼就是民眾如廁時有心無力,或有力無心、欠缺準繩,惟「物證」卻只有地上仍未乾透的「水份」,這定會使檢控過程出現紛爭。再者,本港公廁數目之多,也會使「公廁辦」的人手不勝負荷,故不論是私隱還是執行上,當局皆難以監察市民如廁時的一舉一動,仔細觀察和追尋地上水份的來源,難言是個良策。

那麼公廁徵費又可行嗎?其實香港廁所協會早在2005年,已建議引入歐洲的收費廁所系統,即當使用者投入硬幣後,公廁裡的設施便會開始運作,並可由政府經營或私營承辦商經營,每次收費五元。觀乎歐洲的例子,雖然收費廁所無疑大減市民對公廁的需求和使用量,加上部分亦有長駐廁所的清潔工,衛生狀況大大提升。但同年的調查亦指出,廁所的衛生程度不但非是市民的首要考慮,而民眾對收費廁所的衛生保證亦有質疑。

毫無疑問,本港公廁衛生惡劣,大多都是人們有欠公德心所致,但當局除了增聘清潔工和增撥硬件資源,如抽氣扇和乾風機,餘下的負任則落到每一位如廁者身上。可是,一個地方的文明程度不單反映在教育程度,更可見於市民對待「公用品」的態度。縱然在中大的調查裡,還提出了不少改善公廁衞生的建議,如安裝電子提示系統提醒使用者沖廁、招募衞生大使推廣公廁衞生等,但只要民眾謹記「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的含意,公廁的衛生問題也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