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爾特鐵腕治國 維穩與人權如何取捨?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菲律賓繼於6月3日三讀通過《反恐怖主義法案》(Anti-Terrorism Bill)後,一名經常批評政府的傳媒人日前「網絡誹謗」罪成。不少人憂慮,狂人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趁着疫情嚴峻,國家陷入隔離狀態之際壓制國內異見,甚至擔心此舉將進一步削弱菲律賓得來不易的民主體制,在國內引發不少示威。

新法案取代2007年訂立的《人類安全法》(Human Security Act),建立一個由總統任命的反恐怖主義委員會,該委員會有權將個人及組織指定為恐怖份子。任何被委員會指為恐怖份子或涉嫌參與有關組織的人,毋須法庭逮捕令即可被拘捕,又容許拘留嫌疑恐怖份子最多14天,另可額外延長10天。新法亦容許軍方和容許在沒有法令下,秘密竊聽嫌疑組織和恐怖份子60天,又廢除了被錯誤扣留人士的賠償條款。

有人認為新法對何為恐怖主義的定義過於廣闊,「對任何人造成死亡或嚴重人身傷害,或危害其生命的行為」、「廣泛破壞公共財產」、「營造或傳播恐懼氣氛或訊息」皆構成恐怖主義。人權觀察亞洲區副總監羅拔臣(Phil Robertson)認為,在此範圍內應包含與恐怖主義有關的意圖,如「嚴重破壞國家的社會、經濟或政治結構穩定」,故即使有人於酒吧打架,在法律層面上或亦可以構成恐怖主義行為,令所有國民都有可能誤墮法網。

菲律賓異議記者瑞薩(Maria Ressa)15日被判網路誹謗罪成立。(美聯社)

治安問題日久

而事實上馬尼拉政府長年以來,一直與南部伊斯蘭武裝組織及分離主義勢力糾纏不休。菲律賓擁有逾7,000島嶼,各島島民風俗、語言、文化、宗教不盡相同,例如菲國第二大島棉蘭老島,便有大量信奉伊斯蘭教的摩洛人(Moro)聚居,長年抵制馬尼拉的天主教中央政權以引入天主教移民的同化政策。1968年馬可斯軍政權屠殺60名摩洛突擊隊員,更激起當地的分離主義,翌年摩洛民族解放陣線(MNLF)成立,更跟中央展開歷時數十年的武裝鬥爭。

加上近年在當地興起的伊斯蘭國拉瑙分支、阿布沙耶夫組織等伊斯蘭極端組織,在2017年襲擊南拉瑙省馬拉維市(Marawi)近五個月,皆令杜特爾特要另立反恐新法說法言之成理。然而亦有人擔心,杜特爾特是要借反恐為名,擴大政府權力,掃除反對聲音,削弱民主體制。杜特爾特自上任以來用掃毒名義,默許執法人員直接處決涉毒疑犯,至今已逾萬人死於警槍下。如此剝奪公平審訊,侵害人權的警暴問題,受海內外強烈譴責,卻只有一名警察受制裁。

杜特爾特亦大量安插其支持者入政府各階層,並以各種名義箝制反對力量及傳媒。以揭發時弊聞名、經常發抨擊杜特爾特政府的傳媒人雷薩(Maria Ressa)因八年前一篇報道,周一(15日)被馬尼拉法院判處「網絡誹謗」罪成,面臨最高六年監禁。杜特爾特曾批評貶抑雷薩為「假新聞」,威脅關閉網站,又不准該網站記者採訪其公開活動。而雷薩亦官司纏身,身陷十多項罪名,被控逃稅、其公司由外國持有等罪名,令人質疑其受針對是否有政治目的。

菲國南部的穆斯林原住民一直尋求獨立,令棉蘭老島長年陷入軍事衝突。(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杜特爾特治理欠佳

早於去年中,菲律賓最大規模的新聞廣播龍頭ABS-CBN因不獲續牌停播,亦引起當地新聞界的巨大震盪。杜特爾特曾多次公開其對ABS-CBN的不滿,認為該集團偏袒在野黨,從其參選總統以來便一直針對自己。而杜特爾特控制的國會亦刻意擱置更新特許權議案,令ABS-CBN無所適從。本來國會稱會核准會先發放臨時牌照,卻又在最後關頭變卦,最終使此逾79年歷史的公共廣播老店戛然而止,杜特爾特便成為眾矢之的,被指控為打壓新聞自由。

而在此場新型冠狀病毒全球大流行中,杜特爾特的表現亦備受質疑。其被指在上台以來一直削減救災基金的撥款,總值近4.6億美元。年初塔爾火山(Taal Volcano)爆發時,其未有表現出領袖風範,更戲稱會在火山上撒尿將之淋熄。2月1日菲律賓錄得首宗非中國的死亡個案以來,至今已有2.6萬人確診,為新加坡及印尼外疫情最嚴重的東盟國家。杜特爾特歸咎國民不遵守隔離令,令疫情不受控制,又將轉移焦點在疫情期間急推新反恐法。

對於杜特爾特來說,此時推動《反恐怖主義法案》,既可震懾國內極端主義及分離主義勢力,又可進一步箝制反政府的聲音,更可從在疫情被非難的窘境中轉守為攻,可兼收一石三鳥之效。菲律賓南部的恐怖主義威脅的確存在,然而在過去半個世紀的武裝衝突中,不論是馬可斯的軍事獨裁抑或民主化後的文官政府,對此批反抗力量依然是束手無策。究竟再多一條範圍極廣、定義含糊的法例是否便可為國家帶來和平,還是反而削弱新生卻脆弱的民主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