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派完一萬元 再派消費券?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政府的現金派發計劃於周日(21日)開始接受申請,據當局預料,計劃將有700萬名市民符合申領資格,共涉及800億元公帑。但在經濟下行和疫情未明等考量下,即使市民口袋多了一萬元,亦會因積谷防飢之需,只抽出部分款項作用消費,使至經濟刺激的力度打折,故政府除了需要追蹤計劃的成效,同時要構想和預先準備其他經濟刺激政策,以防不時之需。

派錢一萬元,21間銀行參與現金發放計劃。(資料圖片 / 吳鍾坤攝)

為對沖新冠肺炎帶來的經濟衝擊,特區政府將於父親節開始接受市民申領一萬元現金,不少商戶亦為吸引「萬元客」,陸續推出折扣或優惠。例如,立法會飲食界議員張宇人表示,為鼓勵市民留港消費,業界將有過千家食肆在未來兩月,提供「7月7折、8月8折」的晚市優惠,冀能助飲食業「擸350億」,保住該行業工人的飯碗;零售界議員邵家輝亦表示,零售業正考量以優惠券等手法作招徠。

從政策原意上,如果市民收取一萬元後全數用於消費,政府800億元公帑的「倍數效應」自然起到刺激經濟之用,但現實卻非如此。疫情爆發後,本港的失業率已攀升至5.9%,並已超越金融海嘯的水平,其中建造、零售、物流和旅遊業等為重災區。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更明言,下月公布的第二季失業率更有機會升至逾6%。與此同時,即使本港的疫情看似脫離危險期,經濟活動逐步回復正常,但由於新病毒仍在多國流行,疫苗開發工作進展緩慢,故未來數月的情況難言樂觀。

政府和業界能否打響如意算盤,端視下述因素。首先,在經濟不景氣和就業市場不穩下,市民通常都不會將所獲現金全數隨意花掉,購買新消費品,反而更傾向將部分額外收入儲起,或作支付經常性開支,積谷防飢;其次,對比美國這種「月光族」的消費文化,亞洲人的儲蓄觀念和比例一向更西方國家強,使全民派錢刺激消費的作用有限;最後,若然市民將一萬元用於外國網站網購,同樣也不會對本地經濟有太大效用。

縱然當下推論政策成效言之尚早,但港府在2011年派錢的經驗亦有啟示之用。據香港研究協會的調查,當年有多達35%受訪者預計所派6000元的最主要用途為儲蓄,另有11%的人會用於投資,只有22%的人表明會用於消費。更重要的是,時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派發現金時的宏觀經濟環境,雖然仍算是後金融海嘯時期,但次按危機對本港經濟的影響,無法與今天相提並論。有鑑於當前嚴峻的挑戰,相信市民運用一萬元時將會更為保守和穩健。

若然派發現金對經濟幫助不大,港府還有什麼板斧可刺激經濟?答案或在消費券。消費券作為金錢交易的代用券,目的雖然同屬促進消費,但由於消費券不具有儲蓄功能,市民除了不能兌成現金,更須在指定期限內使用,故在刺激經濟的成效上,必然大過直接派發現金。消費券討論多年仍流於構想,箇中原因不但有行政成本高——商戶收取消費券後須向政府兌現和交易時找續困難,同時也局限消費的選擇,使市民無法用於繳納租金、交通費等迫切開支。但如上所述,即使申領一萬元的程序開始,港府亦可在電子錢包普及化之時,嘗試借科技來克服消費券在找續、兌現等技術困難。畢竟新冠肺炎帶來的經濟風險多年未遇,振興經濟的政策亦不能就此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