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殺文化」席捲歐美 自由反被自由誤?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周二(7月7日),150名學者作家於哈潑雜誌(Harper’s magazine)連署一封名為《有關爭議於公開辯論的公開信》。參與聯署者不乏耳熟能詳的名字,比如英國小說家拉什迪(Salman Rushdie)、《哈利波特》小說作者羅琳(J.K. Rowling)等,矛頭指向當下部份左翼引起的「批鬥」現象。

公開信強調「信息和思想的自由交流,是自由社會的命脈,但日趨狹窄」。比如信中提到《紐約時報》6月刊登一名共和黨參議員支持出兵應對示威的文章,惹輿論炮轟,最終導致評論版主編辭職一事。信中又提到「記者被禁止發表某些主題的文章」、「教授因在課堂上引用文學作品而受到調查」,讓聯署者擔心這種持不同意見就會被抨擊、抵制甚至影響事業生活的風氣會加深「辯論的局限性」,讓社會失去「冒險甚至犯錯誤的空間」,不利於多元討論。這種現象又被稱為「封殺文化」(cancel culture),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青年高峰會上就曾反對這種現象,認為「封殺文化」會製造網絡對立,加劇選邊站的風氣。

「封殺文化」現象,有別於單純反對別人的觀點。「封殺文化」現象中,人們不只是表達不贊同,更形成了摧毀性的抨擊與抵制,已經不是表達不贊同,而是在「懲罰」異見者。不難想像,當作家、藝術家和新聞記者又或是網絡KOL等發表偏離大眾共識的作品後,將遭受人身攻擊、生計威脅時,無疑會增加他們在發表意見前自我審查的可能。

曾演《丹麥女孩》和《怪獸》系列的艾迪烈柏尼表示自己並不認同JK羅琳的觀點。(Getty Images)

先標籤、後禁言

言論自由當然有界線,但「封殺文化」卻被一些人視為政治正確過頭。除此外,美國非裔男子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在警方執法後死亡,呼籲種族平等的「政治正確」示威愈見廣泛激烈,甚至連探險家哥倫布、英國首相邱吉爾,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印度聖雄甘地等雕塑均遭塗鴉或損毀,亦令政治正確是否過度的疑問再次聚焦。

不少人提出 ,隨著標榜進步價值、多元包容的左翼話語權不斷增加,左翼反而形成一種令人窒息的言論空間。然而正如面對少數族裔一樣,重點不應在於人數多寡,而在於他們的言論空間有否得到保障。也即是說,警惕政治正確過度的重點應在於拒絕粗暴地為他人貼上負面標籤,然後剝奪他們的發言權。比如簡單地將支持女性化妝等同歧視女性,支持《亂世佳人》就是支持種族主義等,也是粗暴的標籤,窒礙有意義的討論。

部分人容易給對方貼上負面標籤、難以接受多元討論的原因在於,他們認為反方的觀點會加深現實的壓迫。比如支持女性擁有合法墮胎權的人,可能會認為反對這種權利的保守派加深了女性的身體不自主。又比如一些種族平權人士會認為種族主義者的言論本身已經是對少數族裔的壓迫的一部分。但社會需要的思考,若言論並不涉及仇恨、暴力等紅線時,上述壓迫是否存在?又或者是否要通過滅聲的方法,禁止他們表達異見?

自由討論的是否有邊界,邊界又在何處,或許是社會恆久討論的難題。但幾可確定的是,以自由主義之名而標籤為對立者、縱容「封殺文化」的話,也有可能反過來違背了自由社會的精神。畢竟在追求多元、文明的路上,「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