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愛和平推手 和平獎得主休姆留下的典範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本周一(3 日)北愛爾蘭北部城市德里(Derry)傳來了噩耗,當地政壇巨擘休姆(John Hume)以83歲之齡辭世。各國前任及現任元首紛紛發文致哀,讚揚此在愛爾蘭政壇叱咤半個世紀,促成1998年《貝爾法斯特協議》北愛和平進程的重要推手。其在橫跨逾四份一世紀的北愛爾蘭「大麻煩」(The Troubles)中,居共和、保王兩派之間穿針引線,極力堅持對話而非暴力的路線,雖是一直兩邊不討好,然而最終成就北愛化干戈為玉帛卻是居功至偉,被視為愛爾蘭史上第一偉人。

休姆於1937年德里的一個天主教家庭出生,從小已經歷當地天主教徒遭新教徒打壓的不公現象。德里作為天主教徒佔多數的城市,市政及民選代表卻因選舉權受壓制及選區劃界而長期被新教徒把持。1960年島上的民權運動風起雲湧,休姆卻受彼岸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影響,堅持非暴力路線。1964年其以27歲之齡創辦德里信用合作社,大搞「綠色經濟圈」為當地貧窮天主教家庭提供低息貸款。1971年其又發起48小時絕食抗議,反對英軍未經審訊拘押數百名共和派份子。

1969年8月是北愛爾蘭歷史的一個轉折點。那時哈羅德·威爾遜(哈羅德·威爾遜)的工黨政府做出決定把軍隊派到(北愛爾蘭的)街道上,先是德里,然後是貝爾法斯特。(Getty)

從未放棄非暴力原則

1970年代初正值北愛衝突最血腥暴力的時期,1971年保王派民兵組織阿爾斯特志願軍(UVF)於貝爾法斯特麥古克酒吧放置炸彈,造成15名天主教平民身亡,同年342名共和派份子遭英軍未經審訊拘押,當中不少僅因為天主教徒而被捕,亦引起愛爾蘭全島震怒。在德里一次反英軍拘押的和平示威中,英軍開槍殺死13名手無寸鐵的示威者,史稱「血腥星期日」,兩派的仇恨更達至沸點。愛爾蘭共和軍(IRA)採取能激進手段,直接跟英軍駁火,又於全國策劃炸彈襲擊,局勢極為緊張。

在情況急轉直下之時,休姆卻從未放棄對話及非暴力原則,成立和平溫和的共和派政黨社會民主工黨(SDLP),休姆更於1979年起擔任黨魁至2001年方功成身退。休姆在英國政府及新芬黨中間穿針引線,促成多輪秘密會談,最終達至1985年的《英愛協議》,然而卻遭保王派大力反對,組織示威、罷工等大型抗爭運動,指控休姆與恐怖份子媾和,又引入愛爾蘭政府加入談判桌,干涉北愛內政。而共和派亦反對協議變相承認英國對北愛政權,當中包括日後的共和派英國工黨黨魁郝爾彬。

縱使協議受保王、共和兩派異口同聲反對,《英愛協議》卻為1998年《貝爾法斯特協議》奠基。此後休姆一直與新芬黨黨魁亞當斯(Gerry Adams)對話,嘗試遊說對方放棄武裝鬥爭路線,最終促成愛爾蘭共和軍1994年宣佈停火。1997年貝理雅帶領新工黨重返唐寧街,其主張對北愛放權地方自治路線更令和平進程水到渠成。在同樣為愛爾蘭後裔的美國總統克林頓、參議員甘迺迪(Ted Kennedy)充當見證人下,1998年耶穌受難日英愛兩國政府以及北愛保王、共和各黨派達成《貝爾法斯特協議》。

1972年1月30日,北愛爾蘭倫敦德里(Londonderry)爆發示威,英軍開火造成13名未持有武器的天主教示威者死亡,史稱「血腥星期日」。(美聯社)

未來不一定要跟過去一樣

《貝爾法斯特協議》重新定義北愛爾蘭主權,承認北愛人民同為英愛兩國公民身份,政治制度為保王、共和兩派權力共享,享有高度自治,而天主教徒及新教徒從此不再因政治或宗教信仰而受到差別對待。協議又成立北愛治安獨立委員會,由前港督彭定康撰寫報告,大規模改組北愛警隊,裁減警員編制。而雙方的民兵組織亦宣佈解除武裝,自此開創北愛爾蘭二十多年來相對和平的局面。然而當中居功至偉的休姆健康卻每況愈下,晚年更受腦退化症之患,對其一生推動的和平進程竟毫無記憶。

休姆憑其對推動和平鍥而不捨的堅持,於1998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又於1999年及2001年榮獲馬丁路德金和平獎及國際甘地和平獎。2010年愛爾蘭電視台RTE舉辦「愛爾蘭歷史偉人」選舉,休姆更被票選為第一偉人,力壓愛爾蘭獨立運動領袖柯林斯(Michael Collins)、著名U2樂隊主音波諾(Bono)、著名作家喬伊斯(James Joyce)、前曼聯球員堅尼等。其身後各國領袖亦同聲哀悼,貝理雅更讚揚休姆擁有拒絕相信未來一定要跟過去一樣的願景和視野。

自去年香港爆發反修例風波以來,不少人以北愛跟香港比較,憂慮香港會墮進上世紀北愛「大麻煩」的暴力深淵。北愛由大亂到大治,少不了英美領袖當中穿針引線的外部因素,亦需要本地政壇中有胸襟且有願景的政治領袖,不畏受到對手或同路人指罵,能超越敵我分明的鴻溝,與對手尋求一個對話及和平的空間。在《港區國安法》後香港政治及社會環境進入新局面,抗爭及鬥爭氣氛有增無減,香港仍有有心人尋求對話和平的空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