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實習零收入 政府可雙管齊下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每年6月將近大專院校學期結束,大學生或實習將完結,或展開暑期實習。實習期間學生收入不受最低工資保障,企業也無責任為學生提供車馬費等基本所需,近日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及新青權利關注會,便從調查發現眾不少基層學生在實習期間負擔沉重,部分更因實習薪資微薄而放棄職場實戰的實習機會,這種社會現象值得政府檢討深思。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協)在去年4至8月期間訪問了76名17至25歲的基層青年,調查發現雖有96.1%青年希望參與,但最終有參與實習計劃的只有61.4%,近七成人認為政府對貧窮家庭大專生參加實習計劃的支援不足,有六成表示即使讀書時期仍須自行工作供養自己,甚至有三成半指他們需要供養家人。基層學生在實習期間失去生活,對其打擊尤大。

學生在學時期本來就應全心讀書,不必浪費心神在生計的問題之上,但是本港大學生到企業實習工作,不少都沒有薪水,也沒有從政府得到資助,那就不能不擔心生計。例如有社工系學生便表示,社工課程要求學生實習三次,分別為期9週及23週,但期間學生既沒足夠課餘時間兼職幫補生計,實習本身更沒有任何津貼。在部分如社工、教育等必須實習的學科上,它也令大學生淪為廉價勞動力,在實習期間喪失謀生賺錢的時間。

教育局強調,新機制亦不會改變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審批有關申請的權力,否認存在學術干預。(資料圖片/)

最低工資應保障 應急措施可持續

基層學生被迫在謀生與實習之間二選其一,即使社工、教育等學科雖然在未來收入可觀,但在學時期仍須付出的實習時數,都正在為學生財政帶來壓力,更見政府在法例保障以及實習資助上雙雙不足。

在必須學生實習的科目上,學生實習期間本應獲保障一定收入。然而根據《最低工資條例》,現時法定最低工資並不適用於實習學員;及正處於獲豁免學生僱用期的工作經驗學員。但即使他們欠缺工作經驗,他們也確實已經付出時間、投入勞動,現時企業可選擇不給予車馬費,或任何形式的資助予實習生的做法本應得到檢討。

政府短期內難以在資源上幫助每一個參與實習計劃的學生以及企業,但是可以由基本做起,審視現行各科目的畢業要求,研究對有強制實習要求的科目另撥教育資源,向實習期間的學生發放資助。政府從2020年起便已在「防疫抗疫基金」推出與支援青年就業相關的「創職位」措施每月資助沒有工作經驗的新畢業生或準畢業生5,610元,而擁有不超過五年工作經驗年輕人的資助額為10,000元。政府可考慮參考經驗,將計劃擴展到有實習必要的在讀學生身上。增加資助以及修訂法例上雙管齊下,政府不難給予在學實習生更合理的薪酬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