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基礎教育才是真正的「搶人才」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中學校長會執行委員會在星期一(9月13日)致函行政長官李家超提出對2022年《施政報告》的建議。該會認為「香港近年在教育生態及年輕一代的健康成長均面對嚴峻挑戰」,故此主張特區政府應該要「善用學童人口下降機遇,發展優質教育」、「創建有利環境,造就健康校園」與「尊重教師專業,吸引人才加入」。

早於今年4月李家超參選行政長官期間,該會已經去信表達過類似的意見,當時內容還觸及了大學教育機會、科技與教育、善用大灣區發展的契機等問題,但這次則將重點集中放在學童人口、健康校園及教師專業三項之上,並且拿出了全港中學「按各區人口下降幅度,彈性調節每班派位人數」、「凍結現行班級數目五年」、「暫停開辦新的中學」一類具體政策建議。

中學校長會去信李家超全文:

教育撥款落後國際標準

其實中學校長會大部分建議,像是優化師生比例、增進教師培訓及加強情緒教育等,首要主旨不外乎希望特區政府別因學童人口下降就輕言削減教學資源,反而應該保留甚至增加撥款以求從各方面提高整體教育質素。偏偏這點正是港府近年最大弊病,官員總是想方設法減省教學資助,用短視的經濟節流角度看待教育問題。

2007年,聯合國教育、科學與文化組織下的全民教育高級小組第七次會議報告曾就政府教育撥款比例訂出一項「指示性標準」,亦即份額不低於國民總收入的6%以及佔整體預算的15%至20%,同時當中又得有3%國民總收入或10%整體預算是用在「基礎教育」即中、小學教育上。直到2015年的《教育2030行動框架》制訂過程裏,有關標準仍然適用並且廣為各國接受。

但香港政府放在教育的資源佔比,慢慢卻由符合上述標準變成了不及格。在過去三個財政年度的財政預算案裏,公共開支總額投放在教育政策組別的資源都不足15%,並且繼續呈現下降趨勢,而已經結算的2020/21年度實際教育撥款更加只佔同年開支12.5%。比起1997/98年度至2019/20年度間預算及實際教育開支均接近兩成,倒退情況十分明顯。

提拔人才始於本地教學

李家超參選政綱聲言要「為青年提供更多不同類型和高質量的職業培訓、就業機會、創業支援等,提升青年綜合能力和競爭力」,可是青年在接受職業培訓、就業或創業之前,他們肯定先是需要接受基礎中、小學教育的學童。如果對學童的基礎教育都辦不好,那又談何提升後續表現、讓長大的青年蛻變成為人才?

再者,任何一個社會想要持續發展,一定沒可能是完全依賴引進外來人才,因此其主要人才來源理應是原生人口群體才對。奇怪的是,不少管治者或精英階層在談到本港人才不足的時候,往往優先考慮如何從外地「搶人才」,又或一蹴而就跳到討論高層專上創科教育,忽略了從根本上改善基礎教育的重要性;甚至連學生人口下降的問題,都有意見認為單靠外地學童即可處理。

至於像中學校長會批評當局未積極跟進學童自殺問題、舒緩教師額外工作壓力、成立法定教育人員專業機構等問題,同樣亦係反映港府對於本地學生及教師的福祉注視不足。新一屆政府承諾為其工作訂下績效指標的百日期限即將來臨,我們期盼屆時能在當中看到提高本地基礎教育質素與其他支援學童、教師的目標,這樣方才有望真正鞏固香港未來的「人才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