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陳美齡掌教育局? 花生友別跟車太貼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候任特首林鄭月娥正在組班,但局長人選爆出「大冷門」,有報道指她將邀請80年代當紅歌星陳美齡當教育局局長。陳美齡教出三個入讀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兒子,她自己亦是史丹福大學的教育博士,無論教養子女或對教育專業的認識都毋容置疑,但這樣就代表陳美齡較吳克儉勝任教育局長?

(梁碧玲攝)

吳克儉淪「負皮王」 陳美齡履歷超班

在本周四(4月27日)陳美齡就她的新書《40個教育提案 把快樂帶回給香港學生》舉行發布會,有指該書未出版時,她便將稿件交予林鄭月娥,交換意見,更有說林鄭月娥已向北京建議,由陳美齡擔任教育局長。這個出人意表的消息,即時令林鄭月娥組班問題的「花生指數」直線上升。

對不少市民而言,很難想像會有人比吳克儉更不勝任教育局長。吳克儉在任的這五年間,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外訪活動多達60次,累積的飛行里數據悉能來回香港至東京7次,但外訪多亦不是最關鍵問題,而是不少市民認為,他當了五年局長,對教育議題仍如一個門外漢,除上任初期要林鄭月娥當他的「奶媽」,至今仍不時要身邊政務官「提水」照顧,因此在多次民調中,他的民意支持度長期敬陪末席,不但教育界、家長、泛民主派以至不少建制派,都覺得他不稱職。

相比之下,陳美齡的「package」比吳克儉討好得多,既是80年代香港家傳戶曉的紅歌星,至今仍有不少粉絲,在退出演藝圈後,不但教出三個入讀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兒子、自己亦是史丹福的教育博士,甚至連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亦邀請她出任東亞及太平洋地區大使。如果陳美齡當教育局局長,相信不少香港市民會歡迎,或起碼不會抗拒。

陳美齡的三個兒子相繼入讀史丹福大學。(資料圖片)

【林鄭組班】報道稱陳美齡獲邀任教育局長 陳:望帶來新風

遠嫁日本在日定居 當局長符《基本法》?

不過,這個傳聞雖然「花生指數」高漲,但是若細心想想,暫時實不宜「跟車太貼」。首先,陳美齡是否合資格當問責局長,要過《基本法》一關。

雖然陳美齡表示,她多年來都沒有入籍日本、沒有日本護照,是以外國人嫁給日本人的身份在日本居住。但是按照《基本法》101條規定,司長局長不但不可以擁有外國國籍,連擁有外國居留權也不可以,必須由「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出任。但陳美齡的丈夫是日本人金子力,她亦長期居於日本,按理而言,她應該擁有日本的「永住權」。若然她要出任教育局局長,就必須放棄居日權,但她亦很可能要「拋夫棄子」,隻身來港,日後更可能要以遊客身份回日與丈夫、兒子相聚。陳美齡是否會為一份「衰工」,而與家人分隔兩地?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主要官員由在香港通常居住連續滿十五年並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基本法》第61條
下列各職級的官員必須由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各司司長、副司長,各局局長,廉政專員,審計署署長,警務處處長,入境事務處處長,海關關長。--《基本法》第101條

教育局長要懂教育 更要有政治手腕

另一個問題是,陳美齡教子有道、更擁有史丹福大學的教育學博士學歷,但一個好媽媽、一個好的學者,是否就是一個好的香港教育局局長?觀乎歷屆教育局局長,均是具備理念、專業知識的專業人士,但是香港教育的積疾,卻一直未得根治。

就像是曾任教育統籌局局長的羅范椒芬,她在中大修畢教育碩士,至於李國章更曾任中大校長,他們都是當年教改的推手,有理念,也不乏教育專業知識,然而,他們任內多次引起爭議,當年的教改操之過急、成效不彰,亦為人所詬病。反之,在回歸以來,最獲好評的教育局局長,是相對缺乏教育知識的孫明揚,他在任內,就成功擺平英文中學的反對,推出「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政策」,紓緩自母語教學推行以來有關教學語言的爭議。在另一方面,縱然他任內被審計署狠批其對直資學校監管不力,但是由於他表示願意承擔責,這事件也未惹起太大風波。

李國章曾出任教統局長,任內處理教改,爭議不斷。 ( 資料圖片 )

做局長太過破格 做諮詢角色更合適

這在在說明,要做好教育局局長「呢份工」,對教育有認識、有想法固然是好事,但要統領教育局的官僚體系,更要與數萬名教師、數十萬學生與家長,以至不同的辦學團體、立法會、區議會等等打交道,少一點政治手腕恐怕很容易弄得焦頭爛額。單是殺不殺校、殺哪一家學校、如何安撫對派位失望的家長、如何處理跨境學童問題、如何應付大量樓齡老舊的舊校舍重建、每年數百億元的教育開支如何「分餅」,諸如此類,一連串教育炸彈如何拆解、在多方角力中如何平衡,稍一不慎只怕會萬箭穿心。

所以,對於陳美齡是否適合做教育局局長,這個消息實可能仍停留在「食花生等睇戲」的階段,而這個消息相信亦有助催谷其新書銷量。而現實一點看,如果林鄭月娥找陳美齡出任教育事務的諮詢組織,運用其專業知識,為政府出謀獻策,也可以運用其公眾形像,為政府推銷教育政策,可能是一個更合適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