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義工靠豆腐火腩飯振作 疫情下派飯:唔係施捨、可憐

撰文:呂諾君
出版:更新:

本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反彈,弱勢社群在此期間更受影響。隨着失業率創下逾15年來的新高,不少基層人士的收入大減,甚至連應付一日三餐都成問題。坊間一直有不少的派飯活動,一個熱飯盒看似微不足道,但對獨居長者、劏房戶和露宿者來說其實意義甚大。當中有參與派飯行動十多年的義工,透露之所以堅持多年,全因當年曾是染上毒癮的「過來人」;她形容,收到熱飯除了能得到溫飽,更重要的是從中感受到來自其他人的關懷。

+1

這天在油麻地的內街,傍晚六時未夠便已排起等候領取飯盒的人龍。自五月開始,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展開友「膳」同行計劃,與基恩敬拜音樂事工合作,逢星期一至五向基層人士派發逾200個飯盒。只見不少長者在隊中手持登記卡,一臉滿足地從義工手中接過飯盒,部分更拿出袋子裝起數個飯盒,替留在家中的家人一併領取。

派飯期間了解領取者生活難處

為派飯義工之一的雅儀指,在派飯的過程中聽到不同故事。她表示,雖然派飯時只能作簡單傾談,但得知了疫情之下有不少清潔、洗碗工人「冇工開」,而前來領取飯盒的人士當中,有人由大角咀、深水埗甚至葵青區遠道前來,更有人透露全日只依靠派發的一個飯盒充飢。除此之外,雅儀過往亦曾派飯到一個長者家庭,竟是由兩名年過六旬的「Young old」照顧者看顧兩名年過九旬、患認知障礙的老人家,「入到間屋見到放滿雜物,知道兩個照顧者又要成日推另外兩個老人家去覆診,見到嗰時都幾心酸。」雅儀指,對這類家庭或獨居長者、劏房戶等人士來說,要在家中煮食也是一個困難。

雅儀在油尖旺區派飯已有十多年經歷的,她透露,自己曾是受助的「過來人」。年輕時她曾染上毒癮,情況最差時曾在油麻地一帶露宿,也曾想過自殺,「就喺嗰刻有人遞個飯嚟。」她憶述,當時送來的一個豆腐火腩飯令她感到有人關心,繼而打消自殺念頭,「呢個飯真係唔只『男人的浪漫』呀!」雅儀笑說,又指當晚過後,找回了多年沒聯絡的媽媽,滿身襤褸地回家,慢慢的振作起來。經過多番反覆的戒毒過程,多年後她加入派飯行列,見到手中將要派出的飯盒原來與當年收到的是同一設計,「我真係覺得飯盒係一份祝福,而唔係施捨、可憐。」

+1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服務總監李潔露表示,是次計劃於2020年5月25日展開,預計會派出8,800個熱飯,每日幫助逾200名基層人士減輕膳食開支,期望在疫情期間能「急他們所急」,為他們提供最直接的熱飯及情緒、就業等相關支援,而飯盒由社企百合谷餐廳製作。她指出,部分基層市民少外出用餐,不懂使用餐券,而且露宿人士不方便進入食肆,因此派發飯盒是最簡單、直接的援助方法,「亦都試過有人退返一啲有價值200幾蚊嘅食物包,原因係佢哋冇地方煮,情願要一個個熱飯盒。」李又指,除了與基恩敬拜音樂事工的義工象於定點位置派飯,亦會透過義工到油麻地及旺角區內的街頭或公園以送贈熱飯形式接觸受助者,希望能讓他們感受關懷,知道在疫情中沒有被社會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