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單車徑現「不能鎖車的藝術欄杆」 趕盡殺絕違泊單車?

撰文:呂諾君
出版:更新:

單車違泊的問題時有發生,近日大埔區的單車徑出現了一些不能鎖車的「藝術欄杆」,引起網民熱議。有市民指出,在大埔墟站通往王肇枝中學的一段單車徑,中間位置安裝了三支柱分開、中間沒有連住的欄杆,設計在其他地區都十分少見。雖然現時所見確實沒有單車停泊在路中心,但也有市民認為行為是對以單車代步的居民「趕盡殺絕」。

近日大埔區的單車徑出現了一些不能鎖車的「藝術欄杆」,引起網民熱議。(讀者提供圖片)
近日大埔區的單車徑出現了一些不能鎖車的「藝術欄杆」,引起網民熱議,有指是防止市民在欄杆上鎖上單車。(讀者提供圖片)

居於大埔的黃小姐表示,近日由大埔墟港鐵站返家、行經一段行人隧道時,見到單車徑中間的欄杆變了特別設計。從她提供的相片可見,整段欄杆長約數十米,每節由三條柱組成。當中較高的一條柱如「7」字型,另外兩條則為平排。她認為,這樣的設計過往並不多見,估計或與市民慣常將單車鎖在普通欄杆上有關。

網上亦有人討論相關的欄杆設計,有意見認為各區的單車泊位不多,但政府只安裝欄杆讓居民無法泊單車;也有人擔心,相關的設計或更容易造成意外。但除此之外,亦有居民指出單車違泊阻街長期不能解決,十分滋擾,贊成試行不同方法。

單車違泊阻礙途人的情況時有發生。(資料圖片/黃文軒攝)

大埔區議員任啟邦指,以他所知區議會上並沒有就安裝相關欄杆,因此對相關費用、安裝日期等詳情也未知悉。但他指,過往在太和港鐵站也曾見過類似的設計,未知當時是否屬政府的試驗計劃而並未有在其他地區加設。他又指,區內一直有單車違泊的問題,大埔墟站一帶亦是黑點之一,不少市民都曾反映單車停泊在行人隧道中央,經過時容易被單車腳踏、扶手等刮到。任啟邦表示,政府每隔一至兩月會在相關位置貼告示着居民在72小時內清走違泊單車,認為路政署試行新欄杆亦是希望解決違泊單車的情況。

單車同盟憂炒車時更危險

香港單車同盟成員陳家良指,過去在大埔區的行人路面也見過類似設計,但在隧道內則是次首次見到,他認為,市民指這些欄杆在意外「炒車時更危險」的說法不無道理,「睇到啲罅好粗,如果撞埋去部車、手腳都有可能會攝住,可能都會有危險。」惟他亦指,如普通設計的欄杆被人濫用作鎖車,同樣亦有風險。他認為,部門可考慮裝置欄杆到底是否必要,「如果用意係唔畀人行落單車徑,高咗一級係咪已經足夠?將軍澳區都有啲位置冇欄杆,行人隧道入面係咪就一定要有欄杆呢?」

路政署發言人回覆查詢時表示,該署於今年初展開「改善新界東的現有單車徑及單車泊位設施」工程(合約編號HY/2019/15, 總價約2800萬元)。工程包括增設單車泊位設施、以「7」字型欄杆替換現有欄杆、在單車徑適當位置髹上黃色警示及裝設彈性塑膠護柱、增設道路標記及交通標誌,以及增設方向指示標誌,引導單車使用者前往泊車設施等。而上月承建商在上述工程合約下,完成更換大埔南運路近港鐵大埔墟站一段行人隧道內分隔單車徑與行人路的欄杆,以「7」字型欄杆取代現有的行人欄杆。

發言人續指,根據運輸署2015年5月向大埔區議會轄下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交運會)提交的文件所示,該款「7」字型欄杆為其中一項建議的單車徑改善措施,旨在阻止單車違法扣在圍欄上停泊,交運會對有關建議並無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