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馬徑|單車徑斷開多壆位易炒車 政府:路壆避免單車直駛行人路

撰文:鄺曉斌
出版:更新:

隨著上水至元朗的單車徑落成,屯門至馬鞍山單車徑於9月29日啟用,惟有市民反映,新單車徑與行人過路處交界的膠柱距離過窄,路面亦有高低落差但欠缺斜道,擔心單車徑變成「炒車徑」。
發展局今日(11日)書面答覆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質詢時表示,設置護柱目的是提示騎單車者在該地點需要減速,例如在行人過路處,在一些需要騎單車者減速且風險較高的位置,護柱的距離會比較狹窄。在單車徑與行人路交界一般設路壆,讓騎單車者下車並手推其單車進入行人路,避免單車直接駛上行人路。

陸頌雄引述市民意見指,單車徑與行人過路處交界的膠柱距離過窄,路面有高低落差但欠缺斜道,或容易導致意外,促請當局改善。(資料圖片)

發展局的書面答覆內容指,單車徑網絡的設計和建造,是按《運輸策劃及設計手冊》及相關單車徑設計指引,在彎度、坡度、寬度、視距及連貫性等方面作適當考慮,並在路面提供適當交通標誌、道路標記和設施,保障騎單車安全。當局在技術可行情況下,政府會興建單車橋和單車隧道,盡量減少騎單車人士下車橫過路口及車輛出入口。

陸頌雄引述市民意見指,單車徑與行人過路處交界的膠柱距離過窄,路面有壆位但欠缺斜道,或容易導致意外,促請當局改善。

+11

發展局稱,一般而言,在單車徑上設置護柱目的,是提示騎單車者在該地點需要減速,例如設在行人過路處。至於決定護柱距離的因素,包括該位置的道路環境及交通情況,在一些需要騎單車者減速,而且風險較高的位置,護柱距離會比較狹窄。

▼十大單車黑點(屯門至大埔段)▼

+6

當局引述《簡易程序治罪條例》稱,若無明顯需要而在行人路騎單車屬違法行為。為明確分辨行人路與單車徑,一般會設有路壆,讓騎單車者下車並手推其單車進入行人路,避免騎單車者直接駛上行人路。屯馬單車徑是根據指引設計和建造,在騎單車人士必須下車的路口,設有最少50毫米高的路壆,以及用以收窄單車徑末端闊度至750 毫米的護柱。

發展局表示,相關部門沒有收集屯馬單車徑使用人次的數據。另外,當局指屯荃單車徑沿荃灣海濱長廊而建的首段2.3公里正全速動工,將於明年初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