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堂學打乒乓波遭教練孤立 近半智障人士參與體育活動被排斥  

撰文:區禮城
出版:更新:

智障人士要運動原來不易,有智障人士的母親表示,曾為兒子報名參加康文署的乒乓班,但因教練不懂得與智障人士相處,安排其子「企埋一邊拍下個波就算」,兒子不單被孤立,亦對乒乓球產生負面情緒,甚至害怕進入上課的地方。有香港智障運動員表示,雖然自己性格內向,但經發掘田徑才能後,有機會加入港隊及出國比賽,提升其自信心,希望香港能發展更多供智障人士參與的體育運動。
有支持推動共融社會的非政府組織表示,智障人士是社會的一分子,應同樣享有參與社區體育運動的權利及需要,認為現時的政策側重於租場及推展康體外展服務,未能為智障人士提供合適及不同種類的體育運動,遑論透過體育活動消除主流人士對智障人士的誤解與偏見。

智障及自閉症人士鈞耀(左)及其母親(左二)出席調查結果發佈會,媽媽透露鈞耀參加乒乓球體育班時的不愉快經歷。(受訪者提供圖片)

負責推動兒童共融的社會服務機構「親切」在2019年11月至去年1月進行了《香港智障人士參與社區體育運動研究》調查,訪問1,101名市民,以及423名智障人士家長,再深入訪問了10名智障學生及其家長、特殊學校老師、社工及運動教練,了解智障人士參與社區體育運動的真實情況、困境及親身感受。

調查結果顯示,僅約三成受訪家長表示,智障子女在受訪前半年內能達到足夠運動量;另有兩成家長指出,智障子女在受訪前的半年內完全沒有參與任何運動;逾七成受訪家長認為,現時社區為智障人士提供的運動種類太少和單一;約四成家長指,現時社區提供的體育運動不適合智障人士參與,社區內亦欠缺適合智障人士的運動設施,近三成半家長表示,子女需要跨區參與體育運動。受訪者亦表示,由於為智障人士提供的社區運動種類及名額太少,而他們接收相關資訊的渠道亦比較狹窄,主要由學校向他們發布消息,在參與運動的自主性方面,僅一成半的智障人士可以為自己安排參與社區體育運動,遠較受訪主流人士的八成為低。

香港智障運動員莊恭源(右)表示,自己性格較內向,經學校老師發掘田徑方面的才能後,加入港隊及出國比賽,讓他有機會認識及接觸不同背景及能力的人士,提升了他的自信心。(受訪者提供圖片)

八成主流人士從未與智障人士一起運動

調查亦發現,雖然過半數受訪的主流人士表示,願意與智障人士一起運動,但其實有超過八成主流人士從未與智障人士一起運動,更有超過四成受訪者指自己完全無接觸過智障人士,當中有兩成家長的智障子女只能單獨運動,反映即使主流人士不抗拒與智障人士一起運動,但實際缺乏與他們接觸的機會。

此外,僅兩成受訪的主流人士表示,與智障人士一起運動感到自然及舒服,近半數主流人士擔心他們在運動過程中,會有突發情緒及行為;逾四成半主流受訪者承認自己不懂與智障人士相處,亦有約三成半的人認為,教導智障人士掌握體育運動技巧是件困難的事,認為一些高技術、體格要求高且帶有衝撞性的運動,均不適合他們參與,例如帆船、劍擊及欖球等。亦有超過四成家長反映,社區上大部分運動教練不懂得與智障人士相處。超過一半受訪家長指出,智障子女與主流人士一起運動時,感到被孤立,亦有近半數家長表示其子女曾遭排斥;當中約五成家長認為,曾遇過主流人士刻意避開其子女,或以不友善的眼光看待他們;亦有近三成受訪家長表示,其子女曾遭主流人士取笑;約四成半家長擔心,智障子女在社區參與運動的過程中,受到不必要的排斥及歧視。

鈞耀媽媽(左)坦言,曾向教練反映及要求其子嘗試與其他學員練習,惟情況未有改善。(受訪者提供圖片)

「叫佢企埋一邊拍下個波就算」

出席調查發佈會的智障及自閉症人士鈞耀的母親透露,曾為兒子報名參加康文署的乒乓球班,在8個名額中,2個是預留給有特殊需要人士參加,「一直好想鈞耀學唔同類型嘅運動。點知第一堂教練就叫咗鈞耀個名出嚟,叫佢企埋一邊拍下個波就算,其他小朋友見到都唔敢行過去,以為我個仔俾人罰緊。」鈞耀媽媽坦言,曾向教練反映及要求其子嘗試與其他學員練習,惟情況未有改善,鈞耀亦開始對乒乓球產生負面情緒,甚至害怕進入舉行活動的市政大樓,故自第四節起,便沒有再安排鈞耀上課。

香港智障運動員莊恭源表示,自己性格較內向,經學校老師發掘田徑方面的才能後,加入港隊及出國比賽,讓他有機會認識及接觸不同背景及能力的人士,提升了他的自信心,運動亦令他的生活更充實,期望香港未來能發展更多供智障人士參與的體育運動。

負責推動兒童共融的社會服務機構「親切」今日(17日)舉行智障人士參與社區體育運動研究調查結果發佈會。(受訪者提供圖片)

團體促為教練提供培訓及進修課程

親切活動統籌李嘉萱強調,運動對每一個人的身心發展非常重要,而智障人士亦是社會一分子,應同樣擁有參與社區體育運動的權利及需要。但調查發現,智障人士參與社區運動時仍遭誤解、排斥及歧視,未能實踐平等參與運動的權利。她認為現時的政策較側重於完善網站體育活動資訊、租用場地、推展康體外展服務等,但未能為智障人士提供合適及不同種類的體育運動、提升教練對智障人的專業知識、改變社區人士的既定觀念、消除主流人士對智障人士的誤解及偏見等,令他們在參與體育運動上仍充滿障礙。親切服務主管盧美寶認為運動能讓智能人士實踐潛能、建立自信,有助他們融入社會。促請政府正視智障人士參與社區體育運動時面對的困難,並從教育、社區推廣及教練培訓等多方面著手,例如將共融教育納入為學校課程、舉辦共融體驗運動、為教練提供培訓及進修課程等,令社區人士更易接觸及認識智障人士,消除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