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皇帝」曾灶財墨寶觀塘出土 生前好友兼藝評人促妥善保育

撰文:朱雅霜
出版:更新:

「九龍皇帝」曾灶財逝世逾13年,曾散落九龍各區的墨寶深入民心,是香港人集體回憶一部分,惜大部分已褪色或被油漆遮蓋,目前政府僅保育了天星碼頭及坪石邨兩處墨寶。幸歷史的圖騰未被磨滅,繼前年中環纜車里花園道橋底有墨寶「重光」後,今(24日)在觀塘偉發道再有相信是曾灶財的墨寶「出土」,不過該墨寶正被垃圾膠袋「封印」,藝評人劉健威擔憂墨寶很快再被「抹去」,期望它獲得妥善保育。

觀塘麗港成對開偉發道一條橋躉出現四四方方的毛筆字,寫着「國皇」、「曾」等字眼,經藝評人劉健威確認,相信是「九龍皇帝」曾灶財的墨寶。(羅國輝攝)

今日(24日)下午,觀塘麗港成對開偉發道一條橋躉下方被人以數個黑色大膠袋及遮蓋,但膠袋一角鬆甩,底下竟然是為人熟識、四四方方的毛筆字,寫着「國皇」、「曾」等字眼,經曾灶財生前好友、藝評人劉健威確認,相信是「九龍皇帝」曾灶財的墨寶。劉健威表示,曾灶財生前以墨汁在各處寫字,大部分被食環署以油漆遮蓋,或因日曬雨淋,令油漆剝落,而帶有膠質的墨寶反而重現,有「神出鬼沒」之感,與曾灶財調皮的個性如出一轍,他笑指,對方曾在煙灰缸上寫字,行為跳脫。

由於曾灶財有精神問題,讓他飽受鄰居的歧視,同時亦為家人帶來沉重的壓力。家人以曾灶財為恥,慢慢疏離他。(Google Arts & Culture - 網上圖片)
+3

劉指出,過往社會對曾墨寶評價兩極,令政府保育態度曖昧,只保育了天星碼頭及坪石邨兩處的墨寶。劉相信再現的墨寶難以長期維持現狀,擔心很快會再被抹去。然而,曾灶財的墨寶曾在蘇富比拍賣,又在Google虛擬博物館及意大利威尼斯雙年展展出,早已在本地及國際間都得到認同,無疑是香港集體回億及文化的一部分,劉期望再有墨寶「出土」時,可以獲得妥善保育。

曾灶財生前在街頭塗鴉數十年,墨寶遍布九龍城至觀塘一帶,港島中環、灣仔亦曾「御筆書法」,然而其藝術地位未被政府承認,多次油漆遮蓋。曾灶財於2007年去世,3年後,政府終於原址保留位於尖沙咀天星碼頭的英泥石柱及坪石邨三山國皇廟旁燈柱的墨寶,以塑膠罩着,但其他墨寶絕大部分已脫色或已被政府部門以油漆遮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