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受訪不適切居所租戶心理健康不達標 團體促加快公屋輪候速度

撰文:曾鳳婷
出版:更新:

據劏房租務管制研究小組3月報告,全港約有10萬個劏房單位,估計有22.6萬市民正在居住。劏房環境惡劣問題向來備受關注,有機構為居於不適切居所的市民研究調查,發現高達九成的受訪者心理健康不達標,促請政府改善其居住環境以及在三年內讓輪候公屋的市民成功上樓,從根本解決問題。

明愛社區發展服務「不適切居所影響基層身心健康調查報告」調查於去年年底進行,研究發現高達九成的受訪者在心理健康不達標。(曾鳳婷攝)

明愛社區發展服務「不適切居所影響基層身心健康調查報告」調查於去年年底進行,共收到527份有效問卷,大部分租戶的淨租金(不包括水電費)介乎$2,000至$5,999,近七成(68.2%)的受訪家庭租金佔超過30%整體入息。在扣除租金後,家庭每月能動用的金錢更十分少,5人或以上的家庭僅可動用$11,800。

近半不適切居所租戶住在少於100呎的地方

調查亦發現有多達9成受訪者因在長期居住在不適切居所,使他們的心理健康不達標準,反映居住環境是影響的主要因素。近一半(49%)的受訪者住在少於100呎的地方,接近三成半(34.5%)的受訪者低於房屋署對公屋人均居住面積的標準(76呎),約有一成(10.6%)為低於60呎的擠迫戶。

除空間窄小外,不適切居所環境亦非常惡劣。近六成(57.1%)受訪者指住所有蚊及鼠患,約五成租住單位內沒有獨立廚房(0.7%)及沒有電梯(48.1%),四成半(45.4%)單位沒有足夠伸展空間,四成(42.9%)受訪者經常受到屋外的噪音滋擾等,他們的生活環境均未能和聯合國的「適切」居所標準看齊。

在疫下,居所的通風和衞生情況更令人關注,有36.8%的受訪者家中浴室渠口有異味、22.8%家中沒有能經常打開的窗戶,以及有17.1%在浴室沒有自然通風及抽氣扇,揭示基層家庭在疫情期間需要面對較大的傳染病風險。

身心健康狀態均比2014/15年度差

調查中,明愛使用「SF-12身體健康得分」及「SF-12心理健康得分」作評估受訪者的身心狀態,並以衞生署在2014/15年度的調查數據作對比,結果反映兩者數據均比當年差。超過六成(60.3%)的受訪者的身體健康得分低於50分(50分以上才達標),比以往的32.1%接近有2倍差異。在心理方面,逾九成受訪者(93.6%)低於標準,較以往的46.2%多出一倍,顯示居於不適切住所的人需要得到急切的援助。

同時,逾九成受訪者(97%)同意設立租金管制,並期望早日落實。他們希望在管制中需要考慮更多因素,如規管租約租期、加租幅度、租戶的可負擔性(租金及收入比例)及保障租戶權益。

住在劏房8年的李先生形容劏房環境更比監獄惡劣。(曾鳳婷攝)

形容劏房環境更比監獄惡劣

曾住在劏房8年的李先生表示,一家四口迫在100呎的空間,住所環境更比監獄惡劣。居住在8樓的李先生更要每天走樓梯上落單位,雨季時情況更惡劣,「啲窗嘅玻璃爛咗,冇人去整,一落雨,成條樓梯似瀑布咁,好危險」。窄小的住所內只能存放一張「碌架床」及一個收納櫃。他又指,住所空間猶如「街市雜貨店」,被4人的生活用品佔領。生活環境亦擠迫令李先生一家均不能好好休息,使他們沒有足夠精神去應付日常生活,壓力倍增,「我成日諗為咩要咁辛苦」。

住在劏房17年的孔生認為劏房環境「烏煙瘴氣,苦不堪言」。(曾鳳婷攝)

另外一位住在劏房17年的孔生則以「烏煙瘴氣,苦不堪言」去形容住所環境。他一個人住在只有49呎的單位,由於單位靠近中間,只有氣窗,惟他害怕有蚊和老鼠從中進入單位,故從不敢打開窗戶及帶食物進去。他憶述,有一次在睡覺時,一隻「小強」飛到臉上,令他從夢中嚇醒。至此,他習慣回到單位後,就會用報紙把門封好,防止牠們進入。

明愛社區發展服務發言人黃小慧指出,政府應確守三年上樓為房屋政策的指標,助基層離過環境惡劣的居所。(曾鳳婷攝)

明愛社區發展服務發言人黃小慧指出,現存的政策未完善。如政策在下月即將推行的現金津貼試行計劃,在是次的調查中只有少部分(24.6%)的受訪者受惠。當中除了未有申請公屋的人外,主要原因為他們不符合資格,如非長者一人的身份以及是新來港凍結戶,她希望政府能一視同仁,只要正在輪候公屋便讓他們同享津貼,使更多人受惠。

此外,她認為政府應確守三年上樓為房屋政策的指標,讓基層市民令盡快得到一個適切的居所。同時,她明白本港房屋供應緊張,故建議政府能優先改善一些舊樓的渠管衞生狀況,並以「修補式」方法處理,例如在劏房及三無大廈中確保有合適的更換氣體設施(風扇、抽氣扇及冷氣等),減少他們在疫下承受的風險。至於針對住戶的心理健康,她建議能建立鄰里網絡支援隊為他們提供一些活動和小組,以紓解他們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