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人均海鮮消耗亞洲第二高 WWF辦「環保海鮮週」籲保護生態

撰文:李智智
出版:更新:

近來社會高度關注海洋生態環境,而香港卻是亞洲人均海鮮消耗第二高的地區,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藉這個周末的「環保海鮮週」,於觀塘、流浮山和南丫島等各區舉行市集和導賞團,並與逾30間餐飲企業推出的「環保海鮮菜單」,提高業界和市民大眾對環保海鮮的認知。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將會在 11月 10至 18日舉行第三屆「環保海鮮週」,舉辦「重拾本地鮮味市集」以及「漁業之旅導賞團」,活動由環境局可持續發展基金資助。究竟何謂「環保海鮮」?就是不論是飼養或捕捉的海鮮,在生產或捕撈過程中,盡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達至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就屬於環保海鮮。

第三屆「環保海鮮週」活動焦點包括「漁業之旅導賞團」,帶領參加者參觀本地魚場、流浮山蠔排及淨化中心,以及魚類批發市場等別具特色地點。(WWF提供)

市集將於11月 9至 11日在觀塘海濱花園舉行,市民可品嘗以環保海鮮食材炮製不同小食予公眾享用,如港式魚蛋、本地養殖的黃𩶘䱽、室內養殖龍躉及吞拿魚雲吞等,亦可到訪以「鬼網」為主題的展覽裝置內,戴上虛擬實境(VR)眼鏡,了解本地海底世界。

導賞團分別為「魚場及流浮山蠔排導賞團」(11月 17及18日)和「 魚類批發市場及南丫島漁民文化村導賞團」(11月24及25日),每人收費200元。參加者藉此細聽漁民分享歷史趣事,了解本地漁業風貌,並可享用含環保海鮮的午餐。

「環保海鮮週」期間,逾30間酒店及餐廳,合共超過300家分店,及5間零售商戶品牌,包括Fishsteria、香港海洋公園萬豪酒店、御苑皇宴、大家樂、惠康超級市場及永旺超級市場等,將參與根據WWF編製的《海鮮選擇指引》推出「環保海鮮菜單」,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環保海鮮菜式。另本港兩大學校膳食供應商亦會向過半小學供應環保海鮮午餐選擇。

香港現時為亞洲人均海鮮消耗第二高的地區,每年人均消耗約 65.5 公斤海鮮產品。WWF香港分會高級項目主任黎姵延稱,「大眾對環保海鮮的認知已來到刻不容緩的時刻」,該機構一直與海鮮業界合作,鼓勵他們透過業務,採用透明以及負責任的採購模式等,為海洋生態帶來正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