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嶺墳場採用環保設計 最快2021年提供五萬四千個龕位

撰文:區禮城
出版:更新:

陰宅供應短缺,香港公營骨灰龕位供應緊張,去年公營骨灰龕位平均輪候時間達46個月,突破2016年的42個月。政府提出在文錦渡沙嶺墳場興建骨灰龕場,面積達8.3公頃,提供共20萬骨灰龕位及10個火化爐。

由於香港人口不斷老化,死亡人數及火葬數目亦每年遞增,2017年共有45,883人死亡,當中有42,809宗火葬數字,佔死亡人數的93%。而2027年預測每年死亡人數急升至57,400人,預測有54,500宗火葬數字。

沙嶺墳場骨灰安置所設施工程計劃將分為四期進行,共提供20萬個骨灰龕位。(區議會文件)

報告指,沙嶺墳場骨灰安置所設施工程計劃將分為四期進行,首期工程預計於2020年第三季展開,最快可於2024年完成,提供五萬四千個龕位,各期工程預計,分階段於2024年至2032年落成。沙嶺骨灰安置所首期工程,將會建造兩座骨灰安置所大樓、一個紀念花園、化寶爐及公共交通上落客區。

第一期工程預計於2021年第二季落成,共提供5萬4千個龕位。(區議會文件)

沙嶺墳場遠離民居,附近缺乏公路及交通配套,有議員擔心增設骨灰安置所計劃落實前,當春秋二祭,該區交通不勝負荷,出現嚴重交通問題,影響居民出入。報告指,會擴闊沙嶺道、在沙嶺道與文錦渡路交界處附近興建上落客點及擴闊蓮麻坑路。而在節日時間,會分階段在多個地點設立巴士上落客區,提供特別巴士服務,解決交通問題。

沙嶺墳場採用環保設計 ,利用原本的植物及自然景觀設計,營造不一樣的骨灰安置所。(區議會文件)

沙嶺骨灰安置所採用環保原則設計,利用沙嶺的天然地形及環境設計,以植物及樹木作為屏障,避免破壞現時的自然景觀,還有供灌溉之用的雨水循環系統、升降機再生電能系統及發光二極管照明燈具等環保設計。骨灰安置所的公共清煙環保化寶爐設於地面,集中處理焚燒冥鏹活動,設計上採用適當的抽風比率,再經噴淋裝置及靜電除煙裝置,能夠有效淨化空氣。

由於交通不便,連接沙嶺墳場的道路將會增建及擴闊,並增設多個小巴巴士上落客區,提供特別巴士服務,解決交通阻塞問題。(區議會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