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 2025|中文閱讀卷一以內地作家蔣方舟、台灣柯裕棻文章出題

DSE 2025|中文閱讀卷一以內地作家蔣方舟、台灣柯裕棻文章出題
撰文:洪戩昊 吳綽詩
出版:更新:

中學文憑試中文閱讀及寫作今日(2日)開考。閱讀卷一分成指定閱讀篇章及課外篇章兩部分,課外篇章共有3篇,白話文選用內地作家蔣方舟的《我們都曾以爲自己會是小說的主人公》及台灣作家柯裕棻的《比正路還長的巷子》;文言文則有兩則,分別是一段北宋史學家司馬光《資治通鑑》的摘錄,以及一段金代學者和文學家王若虛《滹南遺老集》的摘錄。

有中文科老師分析,有白話文篇章以文藝筆法說明道理,閱讀經驗較少的考生,未必容易掌握,但大部份題目直接,形容「合格易、高分難」。

中文卷一的課外篇章共有3篇,白話文選用內地作家蔣方舟及台灣作家柯裕棻的《比正路還長的巷子》。(鄭子峰攝)
中文卷一的課外篇章共有3篇,白話文選用內地作家蔣方舟及台灣作家柯裕棻的《比正路還長的巷子》。(鄭子峰攝)

引內地作家文章談小說意義 提及卡夫卡

文憑試中文閱讀卷一分甲乙兩部分。甲部考核指定的文言經典學習材料,佔全卷30%;乙部則為課外篇章,白話文及文言文兼備,佔全卷70%,全部試題均須作答。

甲部考核《論仁、論 孝、論君子》、《山居秋暝》和《六國論》三篇,考問重點主要與內容和寫作手法相關。

卷一乙部課外篇章考核三篇,白話文有兩篇,分別節錄自內地作家蔣方舟的《我們都曾以爲自己會是小說的主人公》,文章以不同論說手法,說明小說的作用和價值,又提及作家卡夫卡的故事,形容「在卡夫卡出現之前,當我們面對巨大且不可知的力量,那種孤獨無助的狀態不曾被命名」;另一篇為台灣作家柯裕棻所寫的《比正路還長的巷子》,透過描寫城市和鄉村巷子不同的面貌和予人的感受,從而抒發對人生的領悟。

蔣方舟是湖北省襄陽市人,母親為作家尚愛蘭。蔣方舟1997年起至今從事文學創作,曾為中國少兒作家,引起社會的廣泛討論。她曾出版多部作品,包括《打開天窗》、《正在發育》、《邪童正史》、《第一女生》、《我承認我不曾歷經滄桑》等。她201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是現任《新周刊》雜誌副主編,現定居於北京市。

柯裕棻則是台灣彰化人,現為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新聞學系副教授,研究專長為媒介批評、文化研究、後殖民論述、台灣電視研究。著有散文集《浮生草》、《恍惚的慢板》等。

中學文憑試中文閱讀及寫作卷今日(2日)開考。(鄭子峰攝)

第三篇為文言文,有兩則選段,分別是北宋史學家司馬光《資治通鑑》的摘錄,內文記述安史之亂時,張巡和許遠守睢陽城一事;另一篇為金代學者和文學家王若虛《滹南遺老集》的摘錄,談及王若虛對張巡和許遠兩人的評價。

考生歐陽同學認為卷一閱讀卷比去年難,指題目比以往多,擔心成績較原本預期的第四級低,只考獲第三級。(鄭子峰攝)

考生:文章不難理解 易捉到方向

考生林同學認為,卷一整體程度中規中矩,不難也不易,有能力作答。不過他指範文沒有以《出師表》出題,笑稱「又畀考評局fake咗(欺騙)」。至於兩篇閱讀篇章,他認為有閱讀習慣就不難理解,「啲文都係同色唔同味」,指兩篇文均「好易捉到方向,唔會話完全唔識」。

至於使用「報到易」程式簽到,他指,過程沒有困難,但指「頭一兩次Error(失靈),之後再掃都掃到」,沒有特別異常情況,他估計,「可能係純粹多人用」,伺服器未必適時處理到。

考生歐陽同學則認為卷一閱讀卷比去年難,指題目比以往多,擔心成績較原本預期的第四級低,只考獲第三級。

陳樹渠紀念中學中文科老師曹順祥認為,今年卷一程度屬合格易、高分難。(鄭子峰攝)

中文科老師:卷一合格易、高分難

陳樹渠紀念中學中文科老師曹順祥指,今年卷一有兩篇白話文,第一篇文體偏向隨筆,而第二篇類似小說,相比去年只有小說,今年選用的體裁較平衡。不過,他仍認為今年卷一「合格易、高分難」,因第一篇以文藝筆法說明道理,「如果考生唔多睇呢類文,會有啲難度」。至於第二篇白話文,他指與考生的生活經驗有「認知距離」,部份人閱讀時或未必不習慣。

題型方面,曹順祥形容「正路」,沒有「陰濕」題目,他舉例,其中一題問及作者對人生的領悟,提問直接,易容理解。他續指,雖然考卷有兩篇白話文,但無比較兩篇文章的題目。

DSE 2025 中文科開考情況

+16

文言文方面,他指今年字詞釋義佔重較多、有10分,反映出題著重考生的文言底子。至於選材,他認為歷史故事較實在、易掌握,對選修中史學生有利,但就算沒修中史,考卷亦已說明了「安史之亂」的背景。

他補充,若考生能掌握第二篇文章如何評價「忠而不仁」的核心觀念,答題便有把握。他指,範文亦有講述「仁義禮孝」,只是沒觸及「忠」,但若學生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相信作答難度不大。

不少學生提及今年指定篇章部份沒有《出師表》,曹同意該泛文本是大熱,因自2018年首年有範文,至今已7年沒出,「照數都應該數到佢」。他又指,六國論雖非大熱,但題目不「刁鑽」,自己亦有叫學生溫習,強調「12篇都應該熟讀」。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