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比賽】迎戰亞運會:談柔道 2018 新賽例(下)

撰文:梁浩珩
出版:更新:

武備志先前與大家分享過柔道新賽例的勝負條件及評分標準,本篇將會談較為具體的細節,如捉襟、固技等限制,期望大家對柔道有更多了解。IJF為了推廣柔道,多次修例都是為了提升安全及鼓勵選手積極比賽,到底其中有甚麼具體措施呢?

 

《【柔道賽制】迎戰亞運會:談柔道 2018 新賽例(上)》

 

5. 安全措施評分

禁止頭部防守

在 2017 修訂中,為求保障選手安全,若受方選手嘗試採用有可能危害到頭部、頸部或脊椎的動作以避免背部着地,該選手會被判犯規輸,結果造成逾半的 2017 年總犯規輸數量,而施術並應獲得「一本」的選手卻未受獎勵。為此,在 2018 新例中又修正訂了是項措施,若是背部朝天、以頭或下巴等方式抵地才會被判犯規輸,而背部向着蓆面的拱橋方式,則只會判予對手「一本」,而不再判罰犯規輸。

白方被橫巴投摔倒在地,不過刻意以頭部抵地作拱橋姿勢,以求避免被對方得分,在去年修例中會即時判白方犯規輸,不過在 2018 新例中則會判予藍方「一本」勝。

而其他情況則與 2017 年賽例相同,若是藉頭部往前防守,則會被判犯規輸;若是受方是被取方控制、非自願使用頭頂的情況,則不會被因而被判負,賽制中更特別指出容易造成誤會的招式:背負落、捉緊雙手的袖釣込腰、執雙襟的腰車。

白方使用位置甚低的背負落,一直控制着藍方至蓆面,藍方根本未有充裕時間反應,已經被摔至頭部着地,所以在此情況下,裁判不會判作頭部防守。

 

禁止絞技或關節技在立技使用

現時間有在立技使用絞技或關節技的情況,選手或是為了摔倒對手或是降服對手為目的,不過此種情況卻有可能傷害對手,為求確保選手安全及評分一致,2018 年新例中規定在立技不可主動使用絞技或關節技,亦不可以使用跳十字固等技巧,否則裁判即會暫停比賽並判罰「指導」,若動作過於危險,尤其是未以得分為目的之動作,甚至可能判犯規輸,例子如下:

白方在使用背負投時雙手按着藍方手腕,在缺乏控制的情況下很難取得分數,反而在着地時容易扭傷對手,藍方不但甚難逃脫,而且在快速的立技環境中難以投降,結果造成藍方手肘扭傷,在新例之下應該判白方犯規輸。

 

6. 固技限制及改變

同樣為保障選手安全,固技亦有相應轉變及加上一定限制。

開始寢技的定義為雙方雙膝在地,又或其中一方趴在蓆上,若是兩人未有接觸的話則會暫停;而特別需要留意的情況是若一人站立,一人跪地的情況下,仍會視為介乎立技與寢技之間,跪地者不可抓取站立方的腳之餘,雙方均可使用投技,也可以使用絞技及關節技(正常在立技下不可使用以上降服技),不過站立方需馬上進攻,否則裁判將會暫停。

此外,現時允許選手由立技轉至寢技,再由寢技轉至立技,選手仍可獲得立技得分。若雙方選手在流暢、裁判未有宣佈暫停的情況下,從寢技再轉作立技,選手仍可獲得立技得分,例子如下:

藍方進攻失敗而兩人開展寢技,在兩人僵持的情況下,白方再次站立起來,在過往裁判可能會予以暫停,但現時白方可選擇繼續進攻,更以掃腰摔倒兩膝跪地的藍方,據上述寢技的定義,白方應當獲判分數。

 

禁止藉着拉展腿部降服對手

筋腱是脆弱而且難以恢復的部位,在柔道中的降服技以絞技及關節技為主,不會拉伸對方腿部筋腱,唯過去仍有不少藉由拉筋降服對手,這種情況或會導致選手受傷。新例底下禁止在施展絞技或關節技時拉直受方腿部,否則將會馬上暫停比賽,並判罰施術者「指導」。

白方在翻轉藍方時已經同時抓取藍方右腳,並在施展絞技時拉直藍方左腳,並藉此贏得勝利,卻難以分辨藍方究竟是因為股後肌群疼痛,抑或是絞技有效而被迫降服,在新例之下應該暫停並判罰白方。

藍方使用類似技巧翻轉白方,不過關鍵在於藍方並未有將白方右腳拉直,只是抓住膝部加強控制,所以此種方法仍然有效而不會遭到處分。

 

7. 積極比賽

柔道多次修例俱是為求更積極的比賽,而此次亦就加強積極比賽有更多規則和限制,除了會繼續處罰虛假攻勢外,對於捉腳、捉襟以及界外攻勢俱有提倡。

 

捉腳罰則改變

繼 2017 年將捉腳的罰則減少後(第一次捉腳只判「指導」,第二次才判犯規輸),判罰離場數已經大幅減少,至 2018 年新例再一次放寬捉腳的罰則,每次捉腳都只會判罰「指導」,選手獲得共三次「指導」才會判犯規輸,換言之多了一次犯規機會。

捉襟趨向

捉襟需以進攻為主,若蓄意甩去對手已取得的把位,例如雙手扯開對手、用另一隻推開對手、用腳或膝壓下對手,又或是蓄意防止被取襟,例如用手擋着襟位、用手阻擋格對方的手,都會被判罰「指導」。

而各種非傳統的捉襟方式亦進一步收緊。本來在 2017 改例中放寬了抓取限制,不過卻被部份選手用作防守,故新例中又將非傳統的捉襟方式收緊,選手若選擇以非傳統的捉襟方式,則必須馬上作出攻勢,否則將會被判罰「指導」。

使用熊抱的情況則需特別注意,由於熊抱有礙對方防守及反擊,所以對於使用熊抱仍有一定限制,使用者必須至少有單手抓緊對方,然後才可使用熊抱,而且對方是否抓着自己則不受考慮。如果犯規,裁判會即時暫停,並予以犯規者「指導」。而熊抱罰則更可有雙重分數,如果犯規地使用熊抱者反被對手摔倒,對手可獲得「技有」,而使用熊抱者則會同時被罰「指導」。

藍方直接上前使用熊抱,此前並無抓到任何把位,在此情況下裁判將會暫停比賽,並判予藍方「指導」。

藍方雖然似在使用熊抱,不過其右手並非抱着對手身體,而是抓着白方的左手,所以不會視為熊抱。

白方的右手擋着藍方時已經抓進其手袖,然後才進前使用熊抱,所以在此情況下不會視作熊抱被罰。

可延續界內開始的攻勢

如果主動踏出界外,又或主動將對手推出界外,都會被判罰「指導」,不過同時間,為鼓勵積極比賽而減少暫停的次數,現時在比賽界內開展的攻擊即使走出界外仍然計算有效,不論立技和固技俱是如此,以下為例子:

白方在界內開展攻勢,企圖使用內股,卻被藍方抵住並以谷落反擊,雖然第一次反擊不成功,卻轉移角度再以谷落摔倒白方,這種情況下將會視為一次連貫的攻勢,所以藍方將會獲得分數。

藍方一直嘗試反轉並壓制白方,而最後雖然成功壓制白方,卻因已經走出界外而遭宣判暫停,在新例之下藍方應可繼續其壓制技巧,甚至白方若能連貫地扭轉並壓制藍方,亦可繼續比賽而毋須暫停。

 

小結

柔道一直期望能面向大眾,並盡可能將柔道健康與安全的一面展示予觀眾,在 2018 年的改例中,不少規例都是為求裁判、選手,乃至觀眾便於理解,同時期望選手比賽更為激烈,減少僵持不下的狀態,選手亦可作更多立技與寢技間的連貫動作,無懼邊界限制,相信可使觀眾更易觀賞比賽。不過當柔道趨向進一步運動化,一些原本可以使用的關節技和絞技不能在立技施展,同時亦限制了選手的進攻手段,期望選手能盡快適應新規例並避免犯規,減少遭判罰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