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中大醫學院擱置「跳級收生」方案 

撰文:張秀賢
出版:更新:

去年擔任教務會學生成員的時候,我就反對中大醫學院推動直接讓醫科生升讀二年級的計劃。
這計劃一度擱置,後來獲醫委會的專家小組通過。雖然尚未實行,但至少在推行期間消除一大障礙。
我未知道中大教務會會否就此事進行討論,但希望各方可以從中大的學制傳統,和學生的福祉出發,反對此等方案。

中大醫學院擬透過尖中尖計劃,吸納文憑試精英。(中大醫學院網頁)

壞中大傳統和價值

現時中大本科生的核心課程規定,醫學院學生所修的科目,基本與其他學院差別不大(即兩科中文、兩科英文、兩科體育、一科電腦、六科通識及書院通識),佔39學分。入學第一年,大都是讓醫科生修讀大學核心課程和學院課程,以及提供空間讓他們「上莊」或接觸其他學院學科知識。現時提出讓高分(又或「爆高分」)的同學直接升讀兩年級,某程度是扼殺他們在一年級的空間,令他們提早面對本科的訓練。現時大學提倡全人發展,通識課程和書院制又是中大特色,直接升讀二年級,其實與大學宗旨相異,醫學院此舉無疑是破壞中大一直以來引以為傲的價值和傳統。

加重醫與教負擔

另外,現時中大醫學院的教學人員並不足夠,不少教學工作都是由公立醫院醫生兼任,義務教授醫科同學,未有因為額外教學環節而取得額外酬勞。現時公立醫院人手緊張,醫生同時要進行醫護和教學工作,工作負擔增加不少。這樣的負擔,並不是一個榮譽的教學名銜就可以解決的。現時醫學院提出「跳級」的方案,變相令學生人數增加,加重教學人員和公立醫院醫生的負擔。醫學院提出方案後,又會否增加教學人手,正視問題?在未增加人手的情況下,醫學院確實不應再提出任何新改革方案。

損全人學習空間

我理解醫委會設立專家小組的目的,是為了研究「跳級」的方案推行後,會否影響醫科生畢業後的專業質素。此方案推行後,專業方面的影響確實不大。可是,從全人發展和大學教育的角度,此舉確實令醫科生的大學生活和學習空間受損。醫科生其實都是普通的大學生,現時學生面對龐大的壓力,大學和學院應多點從學生的福祉出發,思考如何為他們解難解困,提供更適合的學習環境,而不是思考如何縮短他們的學習時間,讓他們快點投身醫生行列。

跳級方案不外為院校之爭 不應凌駕學生福祉

說到底,中大醫學院提出「跳級」方案,主要也是為了爭取更多尖子進入中大,提高入學文憑試分數的中位數,與港大醫學院一決高下。中大與港大醫學院「暗戰」多年,中大醫學院永遠被視為次選,去年就出現了港大醫學院致電「撬」中大醫科狀元新生的新聞。「跳級」方案出現,港大醫學院反應之大不難理解,他們極力出言阻撓,表面上為了教學理念,實際上也只是為了捍衛大學和學院的利益。由他們口中說出「教育沒有捷徑」,也是一件可笑之事。然而,同學福祉亦超脫於院校之爭,對同學無益,弊多於利的方案,大學也不應接受。

早幾年,醫學院開設「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確實取錄了不少「尖子」,令收生成績中位數有所提升。無可否認,設立這類課程,令同學吸取不同的學習經驗,對人生有更多啟發,還算說得通。現時醫學院「跳級」方案,又能否有同樣非推不可的教學理念在背後?大學是否為了追求收生成績上升,而放棄應有的理念和價值?院校之爭,比起教學質素、教育理念,哪個重要,我想大家都很清楚。我明白中大醫學院對他們學生質素的追求,但到了這個時候,又是否可以停一停,諗一諗,先擱置方案,再尋其他出路呢?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