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一】跨部門滅蚊歎慢板 防蚊患委員會成立16年做咗乜?

撰文:李耀宗
出版:更新:

截至今日(28日),本港累計錄得29宗本地登革熱確診個案,連同外地傳入個案,染病人數多達108人,屬有紀錄以來最嚴重的本地感染登革熱疫潮。社區蚊患防治措施廣受公眾關注,儘管政府急忙派員四出滅蚊,卻難掩跨部門合作欠缺中央協調、相關人員專業知識不足的流弊,更出現「各家自掃門前雪」的卸責文化,令滅蚊工作成效大打折扣。政府成立「防蚊患督導委員會」統籌全港滅蚊工作長達16年,仍然未能根治部門制度僵化、各自為政的陋習,實有檢討必要。

食環署派出身穿全身防護裝備的人員,在黃大仙竹園(北)邨一帶進行滅蚊,於沿路花槽及斜坡旁噴灑防蚊噴霧。(張浩維攝)

是次登革熱疫情自今年七月尾爆發,鑑於多名患者曾於潛伏期到訪黃大仙獅子山公園和長洲花屏路,或在周邊區域居住和工作,政府隨即將兩地鎖定為感染源頭,閉園一個月作隔離,並派遣多名人員進行密集式滅蚊,防止登革熱進一步擴散。因應食物環境衞生署在各區採取滅蚊行動,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早前宣布向該署增撥400萬元公帑,用作添置額外滅蚊設備、增聘滅蚊人員隊伍,以及加強社區宣傳教育工作。

白紋伊蚊是傳播登革熱的蚊媒。(資料圖片)

港府早於1994年已將登革熱列為需呈報傳染病,並成立病媒監察小組。但隨着2001年澳門爆發登革熱疫潮,錄得逾1,400宗本地感染個案,香港其後亦發現首宗本地登革熱病例,促使當局翌年成立「防蚊患督導委員會」(今年七月起改組為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由食衞局率領發展局、食環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地政總署等20個決策局及部門進行滅蚊工作,遏止登革熱在港成為風土病。

屬本港常見蚊種之一的白紋伊蚊,亦作為登革熱主要病媒而廣為港人所知。參閱食環署資料,白紋伊蚊的卵抗旱力極強,其幼蟲可在樹洞、竹桿洞、空罐、輪胎、漥地等積水處繁衍。由於白紋伊蚊飛行能力不強,它的出現通常表明附近有其孳生地存在。

部門滅蚊各自為政

在有關跨部門工作框架下,食環署防治蟲鼠組負責在全港各區設置誘蚊產卵器以監測白紋伊蚊的分布情況,並定期修剪綠化植物、清理積水和垃圾、施放蚊沙或殺蟲藥劑,同時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就蚊患情況進行執法行動。參考食衞局資料,去年食環署合共委派289支流動小隊,即約700名署方人員和1,730名承辦商員工執行社區防蚊工作,並就283宗蚊蟲孳生相關投訴提出檢控。

至於閒置官地、公共屋邨、康樂場所、漁農場、校舍、廢物轉運站等其他非食環署管轄區域,該署則擔當技術顧問角色,指導有關部門或業權人在其管轄範圍,自行或聘用私營滅蟲公司進行防蚊工作。然而,特定區域可能同時分屬多個部門管理,部門間又不時就地界及權責問題出現分歧,從而衍生大量「三不管」地帶,使社區蚊患問題根治無期。

食環署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指數共分四級,級別愈高,顯示區內白紋伊蚊分布愈廣泛。記者翻查全港各區1998年至今年夏季(六至八月)誘蚊產卵器指數數據,當中觀塘區錄得20%或以上嚴重級別多達11次,屬全港蚊患最嚴重的地區;其次是馬鞍山和將軍澳南,兩區分別錄得達20%或以上嚴重級別指數10次及6次(見下圖)。

顏汶羽認為,不同部門未有就滅蚊事宜互相協調,無法徹底解決斜坡積水、雜草和垃圾堆積孳生蚊蟲問題。(高仲明攝)

觀塘中其中一個蚊患源頭,是一幅橫跨牛頭角彩盈邨、彩福邨的大型斜坡,斜坡上遍佈花草和排水渠,容易孳生蚊蟲,附近居民多年來均須承受蚊叮蟲咬之苦。

當區區議員顏汶羽指出,由於該處有校舍及行人電梯背靠斜坡而建,校舍至其後斜坡範圍均屬教育局轄區,而電梯依斜坡興建範圍則歸建築署管理,其餘部分就由食環署看管,惟部門之間未有就滅蚊方式、時間等互相協調,只是「各有各做」,無法徹底解決斜坡積水、雜草過多和垃圾堆積等問題,「一個部分清理好,其餘部分又有蚊蟲孳生,即是『滅完等於冇滅』,欠缺中央統籌之餘,亦浪費大量公帑。」

+1

另一名觀塘區議員黃春平亦有類似觀察。他指房屋署一般負責在秀茂坪邨、曉麗苑等公共屋邨範圍滅蚊,然而邨內道路路面、路旁排水渠以至花槽的防蚊工作,卻因轄區劃分關係而轉交路政署、食環署及康文署處理。他批評有關安排過於繁瑣,導致部門養成「各家自掃門前雪」的卸責文化,「有時候房署工人即使見到路上有垃圾、積水,亦會指『過咗界』不予處理,令滅蚊工作成效大打折扣。」

數年前曾有馬鞍山街坊在利安邨一帶拍攝影片實測,不足十秒便惹來近40隻蚊子叮咬雙腿。沙田區議員麥潤培表示,邨內其中一個蚊患源頭是兩幅面積共達6,000平方米的閒置官地,但地政總署每三個月方派員入內除草一次,食環署亦不會協助地政總署進行滅蚊及清理工作,結果導致官地內積水、垃圾和塌樹隨處可見,淪為區中「蚊庫」。

馬鞍山利安邨一帶有大量蚊子出沒,街坊雙腿遭殃。(網民Kaiho Wong上載)

密集式綠化孳生蚊蟲

市區綠化工程,範圍包括灣仔、旺角、觀塘等,於2011年年中完成,合共種植了約25,000棵樹和約500萬棵灌木。圖示灣仔軒尼詩道的綠化工程。(政府新聞處)

香港自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推展社區綠化政策,其中土木工程拓展署自2004年起在新市鎮及新發展住宅區推行「綠化總綱圖」計劃,以訂定當區整體綠化規劃大綱,並為引入合適綠化植物品種提供指引,務求大幅度提升社區綠化比例,改善港人居住質素。然而有關政策推行多年,亦衍生市區綠化植物生長過度茂密、容易隱藏大量垃圾和儲藏積水,從而導致蚊蟲棲息繁衍的問題。

資深園藝建築師、康樂事務學會(亞太區)會長張兆榮日前偕同記者巡視黃大仙鳳舞街、杏林街一帶,沿途均能看見行人路旁花槽種有大合歡等多種灌木植物,部分植物更長至成人腰部以上高度,疑似長期乏人打理。張兆榮估計,有關植物至少有三個月至半年未獲修剪,擔憂會吸引更多蚊蟲,「植物枝葉過度茂密,會產生更多陰暗處供蚊子躲藏,與天然『庇護所』無異,縱使部門在花槽周圍噴灑殺蟲藥劑,亦動不了它們分毫。」

張兆榮指,當局不定期修剪社區綠化植物,會導致枝葉過度茂密,產生更多陰暗處供蚊子躲藏。(李耀宗攝)

用手撥開花槽植物,可清楚看見植物根部有大量枯葉、膠袋、空樽等垃圾,導致花槽底部嚴重積水,吸引更多蚊蟲到此排卵。張兆榮指,植物過分密集,難免會遮擋清潔工人視線,導致其打掃時不慎「睇漏眼」,使花槽垃圾長年堆積並滯留大量積水,成為蚊蟲孳生溫床。

上文節錄自第130期《香港01》周報(2018年9月24日)《跨部門滅蚊乏力 十六載工作虛度》。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