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編週記】練武之人的「線下生活」

撰文:李開泰
出版:更新:

大家好,我是編輯J。最近因為身體抱恙,偶爾會聽到一句:「還道你們練武之人時常運動,不會病倒」。相關的回應【武備志】已有另文專述,在此不贅。只是這回我想延伸出另一個有趣課題,就是練武之人是否能有其他生活?

蓋因從小到大,只要人家知道你練武,就必然以為你體育滿分、看電影要看武打片、打電玩要打格鬥遊戲等等。久而久之,如非熟人,我都會多少迴避「申報」自己的個人興趣,免得又要多費唇舌,解釋自己的整個「人生規劃」。

 

練武的含義
其實只要願意思考一下,就會明白練武不等於體育表現傑出。的確,練武可以增強心肺功能及腰腹力量等,對身體大有裨益。但這不過是「有運動」與「沒有運動」的區別,就算你選擇的是游泳、跑步,只要持之以恆去鍛煉,一樣可以達到相似效果,實在無必要神化武術。

另外,每項運動的訓練要求都有所不同,根本不能劃一而論。情況就像你不會叫菲比斯去踢足球、勒邦占士去游泳一樣。練武也同樣如是,它有著特定的訓練內容,很難跟其他運動直接相通(尤其是在職業水平)。

再進一步來說,「練武」本身就蘊含著多種層次和目標。例如職業武術家與業餘愛好者之間的要求就截然不同。而健體、表演、搏擊,又屬三個獨立的範疇。一個搏擊運動員不可能打出漂亮的套路;同樣,要求專精於套路競技的習者,在沒有預備的情況下踏進擂台,亦是極度罔顧安全的做法。

簡言之,將所有武術習者放在同一個天秤上,甚至由此推論他們是「十項全能」的體育專才,恐怕只是美麗的誤會。

 

對武者的誤解
現在要處理的另一個問題,是練武之人的大部分生活,都必然與武術有關?編輯J提出這點並非空穴來風,首先是坊間的很多武術文化作品,都將習武者描繪得過分「超然物外」:平日清茶淡飯、每早聞雞起武、行事正派……網絡小說《龍蛇演義》甚至曾經寫道,中國武術之所以優秀,是因為其在行食睡臥之間,俱有特別的鍛煉方法。故此武者可以近乎二十四小時不停練習,比別人多上不止一倍的時間:

紅遍內地各大小說網站的《龍蛇演義》,亦曾改篇成漫畫,其對中國武術的描寫可謂極其「玄幻」,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CsMcaK

 

其次,就是社會對習武者,實在有太多古怪的期望。這點跟《練武不會變超人》一文的主旨有點類似,即只要被人知道你曾經習武,你就會自動多出很多責任,包括換水、搬貨等等。而人家亦漸漸覺得你性情「勇武」,不會喜歡其他靜態的東西,連帶職業背景也必然是體力勞動居多。

當然,這種窘況不獨習者所有。我相信在今天的教育環境底下,只要你的課外興趣對成績無益,就少不免面對上述的質疑。只是作為習武者,編輯J對此的感受較為深。而在個人看來,習武者被人誤解的機率,亦著實零舍高。例如我就曾在某場家宴上,告知長輩自己喜歡練武,結果對方立刻回應:「呀,你年紀輕就這麼喜歡打架,長大頗難找工作啊!」。

 

練武之人的「線下生活」
對此,編輯J在【武備志】兩年來的工作經歷,就已經是最佳的答案。很多接受我們訪問的武者或拳手,都擁有穩定的職業。而且不限於體力勞動,當中還有律師、地產經紀、餐廳東主、教師等各行各業的人士。他們選擇以武術為業(或副業),純粹是個人的志向問題,跟他們的教育背景或性格無關。

至於所謂「勇武」、「好動不好靜」的問題,其實歷史上的很多武術宗師,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華。例如楊澄甫之徒鄭曼青,就因為精通詩、書、畫、中醫、太極拳五種技藝,而被稱為「五絕老人」。而上星期介紹的名家鄭懷賢,則是骨傷科的專才,於1958年創立了成都體育學院,對近代的中醫發展影響深遠。

如果認為這些例子,都是出自傳統的中國文化體系,那此前提到過的Chess Boxing創辦人Iepe Rubingh,便是一名荷蘭藝術家。他亦親身參與了世界第一場Chess Boxing,並得到了荷蘭拳擊協會認證,算得上是一位業餘拳擊手。

而日本的著名摔角手安東尼奧‧豬木(アントニオ猪木),則在退役後加入政壇,現時為日本參議員。烏克蘭的維塔利‧克利奇科(Vitali Klitschko)亦分享著類似軌跡,他本是WBC的重量級拳王,退役後參選基輔市長,並在隨後成為了「烏克蘭爭取改革民主同盟」(UDAR)的黨魁,影響力巨大。

 

編輯J列舉出這些例子,並不是指習武之人都是多才多藝、十項全能。而是想說明人是立體的生物,擁有不同的面向和興趣。真正練武,也不可能像《龍蛇演義》所描繪般,全天候無條件付出(就算是職業選手,也會有休息及退役的日子吧)。故此,旁人實在無需刻板地認為,練武者就必然好動,而其他的一切嗜好都與武術有關。編輯J在武術以外,亦喜歡閱讀和電影,我相信這在各位同道之間,肯定不算罕見吧。

今次就這麼多,下次再跟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