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託管服務短缺 社區保姆捱義氣幫鄰居湊仔

撰文:歐陽翠詩
出版:更新:

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下稱鄰里計劃)和互助幼兒中心都提供暫時託管兒童服務,靠熱心的義工參與。在正規託兒服務嚴重短缺的情況下,這類暫託服務承托了很多恆常需求,但政府對它們的資助卻不到位,對互助幼兒中心更是零資助。眼見這類社區暫託服務營運困難,政府還有意改變其定位,轉為以幼稚園課餘託管為主,但此舉勢令本已遠遠供不應求的0至3歲幼兒服務缺口更大。營辦這些非恆常服務的機構面對什麼樣的困境?重整暫託計劃又是否真的能幫到家長?

洪保姆在家中幫忙照顧星仔,社區保姆屬義務性質,很需要義工的愛心和耐性。(龔嘉盛攝)

洪保姆早上9時開門迎來同邨的14個月大星仔,開始保姆的一天工作。陪小朋友玩耍和照顧起居飲食,聽起來簡單,但天天如此照顧人家的孩子,缺點愛心和耐性都不行。星仔活潑好動,拿玩具給他,坐着把玩數十秒便靜不下來,起身在洪保姆家裏走來走去。洪保姆還有一個讀幼稚園上午班的女兒要照顧,早上約11時半,她帶上星仔一同去接女兒,回來後讓兩個小孩吃東西,星仔午睡後會和她的女兒玩耍,到下午5時才回家。

鄰里計劃鼓勵「幫鄰居湊仔」

洪保姆擔任鄰里計劃的社區保姆約半年。社區保姆會在營辦機構的中心或自己家中照顧因家長需要工作而未能看管的0至9歲幼兒,每小時可得約18至22元獎勵金,由營辦機構因應各區家庭的承擔能力及社區保姆供應等釐定。洪保姆為幫助到分身乏術的家長而開心,且又賺到一些收入,女兒又因為照顧更年幼的星仔,變得更懂事和獨立。

鄰里互助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固然值得鼓勵,可是若非實在不得已,很多家長並不會想把孩子長期放在別人的家。說到底,不少鄰里計劃的義工雖然有照顧幼兒的經驗,但未必每個人都受過專業培訓。

鄰里計劃目前並無強制社區保姆接受照顧幼兒培訓,即使保姆有愛心和喜歡小朋友,也未必具有專業的知識和照顧技巧,加上義工服務難以確保穩定性,從落實教顧合一理念的角度來看,他們未必能為小朋友提供最適切的發展支援。香港婦女中心協會總幹事廖珮珊認為,若政府認同幼兒「照顧」與「發展」結合,便應將相關理念貫穿到所有幼兒照顧服務,這些義工計劃也需要調整培訓及營運方式。

學前託兒價值被忽視窒礙幼兒發展 教顧合一比單純照顧影響更大

歐陽寶珍認為社區保姆是社區的資本,暫時不適合正職化。(龔嘉盛攝)

婦女服務聯會2008年便參與鄰里計劃,聯會主席歐陽寶珍指出,現時幼兒照顧服務嚴重不足,預計未來十年政府也無法填補需要,社區保姆正好能發揮作用。她說,聯會很重視義工質素,希望加強培訓,但資金緊絀。聯會現時為義工提供每小時21元津貼,比起家長每小時付18元託管費高,但要由機構以籌款補貼,去年便補貼了逾20萬元。招募保姆也不容易,義工津貼金額不高,吸引力有限。

負責計劃的社工羅慧妍指出,義工的個人素養很重要,守時、有愛心、有交代和耐性都是必要條件。工作人員會提供一至兩天的實習,觀察義工的心態和照顧技巧,也會確保對方家居安全,例如了解是否安裝了窗花、廚房是否有門、開放式廚房有沒有安裝嬰兒欄等等。機構還會提供培訓,講述基本的家居安全、食物安全、小朋友心理發展等知識。困難之處在於義工的服務時間不易協調,也未必能每月出席相關講座,社工會在家訪時講解筆記,義工也會邊做邊培訓。

聯會也很重視家居安全,會檢視社區保姆的家居環境。(龔嘉盛攝)

歐陽寶珍說,要找合適的人加入保姆團隊很困難,許多人第一次見到小朋友時覺得很可愛,以為照顧小孩很好玩,但要全心去照顧幼兒,一點兒也不容易。「坊間常說需要把社區保姆正規化,但我覺得那是忘記了計劃的初心,當初是希望鄰里互助,我們做了十多年,建立了不少的社會資本,若是職業化就等同把家當都賣掉。有人說希望把獎勵金提升到每小時60元,那家長怎麼支付?還有如強積金、超時工作等安排也不易處理。」

政府指會增撥每年約5,200萬元額外經常撥款,增加鄰里計劃下的專業及支援人員人數,以加強社區保姆的訓練,改善服務質素,並提高社區保姆的服務獎勵金,另外也會重整現時互助幼兒中心的服務,並增加駐中心社工及支援人員的人數。

提升服務質素固然是好,但歐陽寶珍認為,目前還不是強行正職化的時候,因強制要求考試與註冊,意味對保姆有更高要求,責任會加重,家長的期望也更高,反而會削弱計劃的彈性。「如果社會發展,將來資源多了,可以思考是否職業化,但現階段真的不適合。」

港幼兒全日入託率排尾四 人手不足教顧合一難發揮理效果

鄰里計劃分為中心及家居託管兩部分,但歐陽寶珍指很多家長也比較希望在中心託管。(龔嘉盛攝)

家長無可奈何佔用暫託服務

歐陽寶珍觀察到,社區內有很多婦女不想全職工作,如果她們能以義務暫託的形式,一星期照顧小朋友兩三天,便可繼續保留自己的空間,又能幫未能照顧年幼子女的同區家長紓緩壓力,更彈性地促進社區關係。她說:「整體幼兒照顧名額嚴重不足,無法即時解決,貿然將鄰里計劃正職化,加高參加門檻,只會更難找到人做保姆。」

她又提到,過往沒有發生過因保姆質素不好而引起矛盾的事件,反而是有些家長要求太多太過份,需要機構出面維護保姆的權益。她說:「有家長給我們一張列了20項條件的清單,列明要3時湊仔、4時沖涼、5時煮飯,但社區保姆不是做這些事情的,所以我剛剛去看洪保姆時,也有問家長有沒有要求她煲粥?那些不是義工保姆的工作,是家傭的工作。家長會誤以為政府有很多資源,要求保姆做這些事情,但我們會要求家長尊重保姆。」

在中心託管的小朋友可以一同看圖書、玩玩具等,也可讓小朋友建立社交技巧。(龔嘉盛攝)

鄰里計劃的定位始終是暫時支援而非恆常的幼兒照顧,但部分家長卻視作長期服務,為什麼會有這種錯誤想法?答案恐怕是「無可奈何」。歐陽寶珍介紹,目前有約四分之一家庭恆常使用她所任職機構提供的暫託服務,他們俱是雙職家庭,或夫婦間配合不到輪班時間,又沒有其他家人可幫忙照顧年幼子女。由於正規資助幼兒中心總是沒有空缺,他們被迫佔用非恆常照護服務。

鄰里計劃有兩個部分,0至3歲的幼兒必須在家照護, 3至9歲則可在中心託管。歐陽寶珍說,很多家長希望子女可以留在中心,認為環境較好、有職員支援,空調設備也較充足,但中心地方與名額有限。他們建議設立更多社區暫託點,不過這有違讓更多小朋友在家照護的計劃原意,服務機構會有機會達不到社會福利署的服務要求。

同樣也是依靠義工維持服務的互助幼兒中心也面對着資源嚴重不足的情況,現階段重整互助幼兒中心定位,又是否恰當?他們這些中心又面對什麼問題?詳情請看︰退休長者任義工保姆 資源不足致互助幼兒中心使用率偏低

上文節錄自於第156期《香港01》周報(2019年4月1日)《恆常照顧稀缺 社區義工「捱義氣」 》。

相關文章:學前託兒價值被忽視窒礙幼兒發展 教顧合一比單純照顧影響更大港幼兒全日入託率排尾四 人手不足教顧合一難發揮理效果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

其他《香港01》周報有關託兒服務不足的相關文章:託兒服務短缺30年無寸進 陳婉嫻提三大解決方案託兒服務供不應求 在職媽媽陷兩難減生仔意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