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長者任義工保姆 資源不足致互助幼兒中心使用率偏低

撰文:歐陽翠詩
出版:更新:

互助幼兒中心近年被指使用率偏低,政府委託的研究報告也反映,在2017/18年度,這些中心的平均使用率只有百分之八,為了善用公共資源,報告建議政府逐步重整互助幼兒中心,轉為向學前兒童提供課餘託管服務。然而,使用率偏低的背後,並非服務沒有需求,反而是政府沒有提供資源,造成機構營運困難。重整服務,又是否真的能幫助家長解決託兒難的需求?

幼兒託管服務短缺 社區保姆捱義氣幫鄰居湊仔

互幼中心的運作概念是讓有暫託需要的主婦輪流擔任照顧者,但現實上卻行不通。服務模式的構思是:社區內有很多有孩子的主婦,當她們沒有空照顧年幼子女,便帶小孩到互幼中心,由其他家長幫忙照顧,到自己有空時,便去中心幫忙看顧別人的小孩。這種做法本來可以善用社區資本,但現實是很多媽媽要上班,能夠來中心值班照顧鄰里孩子的人少之又少,變相需要義工保姆來恆常當值,和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下稱鄰里計劃)模式下中心託管類似,但資源更短缺。

Aneka(中)深明託兒難令家長苦惱,退休後加入義工保姆行列。(龔嘉盛攝)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在大埔太和設有互助幼兒中心,政府只提供租金津貼,廖珮珊說:「中心營運的燈油火蠟、協調統籌義工的人手、宣傳等都需要開支,加上中心要符合法例要求,需要買保險、做電力測試、消防檢查等,但政府統統沒有資助。」

現時全港只剩約20間互幼中心,並非每區都有服務,中心同一時段最多可以託管14位小孩。廖珮珊說:「我們在2014年開始提供這項服務,一直蝕錢,但都要做,因為我們是婦女團體,知道託兒對於婦女能否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很重要,我們做了四年,看到大部分使用者都是因為父母雙職工作,要長期用託兒服務,所以14個名額時不時會爆滿,尤其是半日制幼稚園下午放學後,在暑假也常常爆滿。」

廖珮珊認為託兒服務對於婦女能否做到自己想做的事十分重要,故即使互幼中心「蝕住做」也要做下去。(高仲明攝)

在缺乏資助下如何堅持運作?廖珮珊說,這全靠中心在1996年於太和成立後,累積了一群有心的義工,她們在子女長大後,仍願意利用空閒時間回中心幫忙。她說:「我們也有社工投入、做行政的同事幫忙運作,自資去找資源培訓保姆,但這些都不是社署要求我們做服務時給予的內容,只是我們有這個使命,想幫助和支援婦女。很難要求每個社福機構都這樣做。」

62歲的張桂嬌(Aneka)深明子女年幼時乏人幫忙照看的苦況。她年輕時在加拿大生活,因找不到合適託兒服務,要聘請保姆每天到家中照顧當時分別1歲和4歲的子女四小時。Aneka印象最深刻的是,每次保姆駕車抵家,孩子知道要和母親分開,便會哭個不停,「剛請保姆時,他們真的哭足四小時,直到我回家為止,要幾個星期後才習慣有陌生人來家照看他們。」

小朋友很容易鬧脾氣,照顧小朋友也要有技巧。(龔嘉盛攝)

Aneka從2014年加入義工保姆行列至今,她說:「其實自己照顧子女是很有樂趣的,但在香港生活比較困難,很多父母都要出外工作。」負責計劃的社工劉浩正說,Aneka等義工都是本着熱誠來服務。每個來託管的小朋友每小時收費10元,義工津貼是每小時12元。「現時買個波蘿飽也要6、7元,水也3、4元一支,還有交通開支,12元真的微不足道。」

互幼中心不僅要有場地和義工,還需不少物資支持。小朋友的玩具和圖書不少靠熱心人士捐贈,甚至由保姆們「倒貼」。劉浩正說:「我們的義工八成是退休人士,有些姊妹會把收到的義工津貼拿去買物資或玩具,看到有濕紙巾特價又自掏腰包入貨,也有保姆特地去吃麥當勞,儲玩具來送給小朋友,氹他們開心。義工們的承擔和無私付出,令人很感動。」

自2014年起,中心已登記的保姆有145名,每月約有20人恆常來中心幫忙,小朋友每次來,一般託管三至四小時,義工保姆則有三更。劉浩正指出,很多家長其實更想親身照顧自己的寶貝,「但父親賺的錢未必足夠家中開支,要母親兼職幫補家計,最後還是要找我們幫忙。」

劉浩正認為義工的付出很令人感動。(龔嘉盛攝)

中心14個託兒名額中,會預留約3至4個給雙職家庭。劉浩正說:「我們也會想,現時做的服務是否偏離社署所訂以家長互助為基礎的原意,因為實際上中心是靠整個社區的姨姨幫忙照顧。但我們最後覺得,這樣做可以建立起社區間的信任,也算是價值。」

太和的互幼中心2018年全年使用人次為1,848,但社署以每時段使用名額/總名額來計算,令中心使用率只有15%,卻已是全港使用率第三高的。劉浩正說,使用率未必能反映服務需求,使用率太高也未必對小朋友發展最好。他指出,中心基本上大部分時間都有小朋友在,但若是所有時段均有14個小朋友在的話,對保姆們也是一種負擔,難以照顧之餘,活潑的小朋友也未必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影響服務使用率的另一個因素是開放時間是否具彈性。太和的互幼中心早上8時半到晚上7時半開放,除了已預約的家長外,也希望提供較有彈性的支援,讓家長登記後能盡快得到幫忙,特別是緊急暫託服務。可是,有些中心受義工數量及資源所限,只能在下午3時至6時,或下午3時至晚上7時開放,難以提供彈性服務,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家長。

廖珮珊指出,互幼中心數目愈來愈少,政府一直說使用率太低,甚至打算把它們關掉,但背後其實受很多因素影響。「政府不投放資源,其實很難做得好;它做得不好,又說它做得差。」對於政府提出重整互幼中心以提供學前課餘託管,她認為沒有考慮家長實際需要,何況0至3歲的日間託管服務本來就稀缺,連類似的暫託服務也取消,缺口只會更大。

社區保姆和互幼中心的定位本來只是暫託的非恆常服務,政府增加資源提升服務質素固然是好,但若真的要把教顧合一的概念應用到幼兒服務,單靠這種修補措施無濟於事。要走回「專業恆常為主,義務暫託為輔」的正軌,增加資助獨立幼兒中心及附設於幼稚園的幼兒中心名額,才是要點。

上文節錄自於第156期《香港01》周報(2019年4月1日)《恆常照顧稀缺 社區義工「捱義氣」 》。

相關文章:幼兒託管服務短缺 社區保姆捱義氣幫鄰居湊仔學前託兒價值被忽視窒礙幼兒發展 教顧合一比單純照顧影響更大港幼兒全日入託率排尾四 人手不足教顧合一難發揮理效果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

其他《香港01》周報有關託兒服務不足的相關文章:託兒服務短缺30年無寸進 陳婉嫻提三大解決方案託兒服務供不應求 在職媽媽陷兩難減生仔意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