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的戰跡.影評】一戰從軍實錄 戳破戰爭迷思

撰文:李美
出版:更新:

入場看《不老的戰跡》(They Shall Not Grow Old)前,必須弄清幾點。一,這是一齣紀錄片;二,嚴格來說,裏面不單沒有劇情,就連角色都沒有;三,電影由一戰歷史影片數碼修復製成,所呈現的乃真實戰場,故此不乏血淋淋、甚至屍骸遍野的鏡頭(真血真屍!)——有鑑於此,本片某程度應列三級,畫面多少令人不安。惟以上種種,卻無損本片的高質及可觀性,不似一些紀錄片令人昏昏欲睡;反之,這絕對是齣媲美經典的精彩傑作,大人細路都應看看,尤其是「戰爭迷」。

本片為紀念一戰一百周年而拍,由《魔戒》三部曲導演彼德積遜(Peter Jackson)操刀,在BBC協助下,畫面用了分布英國多處的帝國戰爭博物館(Imperial War Museum)收藏的史實片段,聲音則編輯自超過600小時的老兵訪問。可見,這齣紀錄片的製作何其恢宏、認真,務求將最真實的戰場狀況、前線士兵最真摯的感受帶給觀眾。

《不老的戰跡》電影劇照

雖然本片為紀錄片,但卻極力拍成劇情片般——比較「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這無疑更真實,甚而接近百分百的真實;較諸一般紀錄片,多添了故事性,以至起承轉合,當然最後還有回甘餘韻,透過「由下而上」的視角為大家完整道出何謂從軍打仗。

筆者常云,要評價一齣電影,至少可分五個方面,分別是人物、劇情、氣氛、言志,最後還有技術。可以說,儘管《不老的戰跡》沒有角色,沒有故事,但前兩者的評分卻非零分,而是絕對合格有餘,至於氣氛和言志方面,更可能是一眾戰爭電影中最有力、最真切的一齣,另外技巧上的場景、音效等,也沒有什麼可挑剔餘地。所以,只要做好期望管理,突破文首所提及的三大障礙,《不老的戰跡》肯定不容錯過。

《不老的戰跡》剪輯自帝國戰爭博物館的史實片段,並加入老兵訪問,讓觀眾重新反思戰爭的意義。(電影劇照)

電影暗含角色及故事,片中「主角」乃一個個退休老兵回憶過去的合成體,故事則講述「他(們)」參軍的始末經歷。本片的表達手法獨特創新,由老兵們緬懷軍旅生涯講起,惟全片卻沒有他們出現的畫面,熒幕僅由一段段歷史片段剪接串連;對此,觀眾初看難免不慣,但是隨着「劇情片化」的處理方式,愈看愈吸引。

「劇情」脈絡是「他(們)」尚未成年就被政治宣傳(propaganda)引誘入伍,只經過簡短而刻苦的訓練後即被派上戰場,繼而在環境極端惡劣的戰壕裏生活,包括吃喝拉睡均擠於此狹小通道,掉落糞坑也連日無法洗澡,心理上還要面對生死一線的恐懼,每分每秒都活於炮聲及炮彈之下。

《不老的戰跡》電影劇照

更莫說,終有一日要離開戰壕這個「安樂窩」,被命令在槍林彈雨下打肉搏戰,包括麻木地向前進逼、麻木地看着身邊戰友倒下、麻木地將眼前敵人殺死。即使有幸撐到最後沒有送死,得悉停戰喜訊也身心俱疲,無法慶祝,退伍後亦往往遭人白眼,既難重投職場,亦難跟沒上戰場的親友好好溝通。電影絕對不乏故事性,非但段落分明連貫,人物描寫也堪稱全面,盡訴「他(們)」的從軍慘況。

本片高舉反戰,還體現在對敵人的刻劃方面。畢竟,敵人到底跟自己一樣,並非全是殺人不眨眼的機器,都有人性,都會逃亡,以至跟自己友好;二來不少軍人皆為未成年者,無知地被派上戰場;三來彼此都不執念誰勝誰敗,只不約而同盼望戰事早日結束。電影言志層次之高,乃非一味抹黑敵人,而是提倡彼此一致反戰,大家不過「各為其主」,更準確說是被逼上戰場。

《不老的戰跡》電影劇照

本片英文名為《They Shall Not Grow Old》,固然呼應了片中老兵回首過去的設定,但更重要是,揭示許多未成年士兵英年早逝、戰死沙場的慘烈結局。

這齣電影是戰爭迷必看,除有助大家認識軍服、戰壕的背後真相,也讓全人類掃去對戰爭的浪漫「迷」思,包括不要發動戰爭。最後,讓筆者分享一段歌詞,這正好與《不老的戰跡》主題互相呼應: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men gone?Gone for soldiers, every one.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上文刊登於第165期《香港01》周報(2019年6月3日),原標題為《《不老的戰跡》一戰從軍實錄 戳破戰爭迷思》,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

更多《香港01》周報影評:【牛津解密.影評】狹義的高貴與狹義的救贖【以恩寵之名.影評】追求真實有餘 藝術昇華不足【殺神John Wick 3.影評】純粹為打而打 殺神有形無神【無主之作.影評】糅合歷史藝術 反思納粹政權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

相關文章:沒句點的一戰 未殆盡的民族主義(上)沒句點的一戰 未殆盡的民族主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