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集】真正的李小龍 與陳國坤的《李小龍傳奇》

撰文:李開泰
出版:更新:

作為一個李小龍迷,編輯J經常會觀賞與李小龍相關的不同作品,於是乎也看過《李小龍傳奇》這套由陳國坤主演的內地劇集。
因《少林足球》四師兄一角而廣為人識的陳國坤,由於身型及面相都酷似李小龍,所以經常被片商選為李小龍的扮演者。2008年,陳國坤接拍了電視劇《李小龍傳奇》,進一步強化了他的李小龍形象。但老實說,陳國坤飾演的李小龍始終都欠缺神髓。
畢竟,並非捽捽鼻子、耍耍雙節棍,就是稱得上是李小龍;如果沒有其中「強調自由」的精神,那跟李小龍就完全沾不上邊。

 

▍李小龍的截拳之道
要談論李小龍的話題,也許要先回顧一下他的思想特徵。眾所周知,李小龍曾經在大學修讀過哲學課程。他的「Be Water My Friend」,便成為了無數人的金句。而細究之下,這句說話其實包含了兩種意思,一則是勸勉人不要恪守形式,要懂得隨機應變。而從價值取態的角度來講,他其實亦是在強調自由的重要性。

自由是截拳道裡的重要課題,它代表習武者可以按照真實的情況,進行回應。而要達到自由,就必須打破權威的壟斷地位,包括各種「師尊」或傳統教條。例如在《截拳道之道》中,他就寫過一系列「有組織的絕望」,其中提到,在傳統門派中,「派系遠比個人重要」。而傳統的招式會使「創造力變得遲鈍,制約與凝固你的自由感覺」,這種狀態將會令武者距離真實的搏擊愈來愈遠:

當一個人不是自我表達時,必是不自由的。因此,他開始掙扎,而掙扎孕育了規律化的例行公事。然後,他以這些例行公事作反應,而非對事物的本來面目回應了。

固此,要讓習者能夠得到真正解放,我們必須拋開一切外在的既定模式,令制度失去力量。在《截拳道——自我解放之道》一文中,他寫道:

真實的觀察,只有在放棄形式之後才可以獲得;真正的表達自由,也只有在制度以外才能發生。

由此可見,李小龍畢生所追求的,都是一種排拒強權,以至排拒民族形式的自由狀態。如果沒有這等追求,李小龍絕不能夠成為萬人敬仰的宗師。但很可惜地,上述的各項特質,在陳國坤飾演的李小龍身上,都全然感受不到。

(點擊圖片觀看資料)

 

▍陳國坤的「李小龍」
正如開首所講,陳國坤第一次以李小龍的形象示人,是2001年的《少林足球》。當時他所飾演的「鬼影擒拿手」四師兄,會擤鼻子,又會用食指挑釁對手。這些動作配合他的外型,確實跟李小龍有幾分相似。

陳國坤在《少林足球》中飾演四師兄一角,隨即紅遍華人圈。其外型面相,確實跟李小龍頗為相似。(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Y3QUoO)

然而自此之後,陳國坤飾演的「李小龍」就再無寸進,永遠都是那幾道板斧:擤鼻子、耍雙節棍、手指指,偶爾就怪叫幾聲。例如在《葉問3》中,他便再次將這幾下演繹方式,發揮得「淋漓盡致」。結果整段下來,李小龍就像一個莾撞的年輕人,沒有半分的尊重和智慧:

當然,他在這裡是飾演年青時的李小龍,自然會有些躁動的感覺。但以一個飾演李小龍多年的演員來講,好應該拿挰清楚其中的分寸,而不是一味放大觀眾對李小龍的「刻板印象」。再講,年青時的李小龍尚未拍攝武打電影,究竟會否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師父葉問面前),做出這些誇張失禮的動作,實在非常成疑。

也能理解,《葉問3》的李小龍只是一個用來點綴的配角,靠刻板印象勾起觀眾回憶,亦無可厚非。那打正李小龍銜頭,由他擔綱主演的《李小龍傳奇》,則同樣沒有深化大眾對李小龍的認知。《李小龍傳奇》於2008年首播,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中央電視台聯合製作。當時在中國各地都引起了熱烈反響,更成為了8年來CCTV的最高收視節目。

2008年首播的《李小龍傳奇》,曾讓陳國坤紅遍全國,成為了央視八年最高收視節目。平誠而論,它的部分劇情著實出色。(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XqRtMk)

本作故事以李小龍的前半生作主軸,一些耳熟能詳的人物,如伊魯山度、木村武之等,都有在劇中出場。平誠而論,《李小龍傳奇》裡的劇情絕非一無是處,例如當中談及武術思想的部分,確實頗具啟發性。問題是,《李小龍傳奇》裡的打鬥場面,實在難以帶動觀眾情緒。首先,製作組用得太多近鏡與剪接,嚴重破壞動作的流暢度。顯然地,這是為了遮掩替身的容貌所致,也反映出他還不具備動作演員的條件。

另一個問題是,片中的民族主義色彩實在太過濃厚。要知道李小龍之所以受人尊敬,除了因為他改變了華人的形象之外,也在於他對各國武術文化的開放態度。他的截拳道,便是由不同武術技法混合而成。而按照現時的各種記錄,也未曾見過他公開挑釁各門各派,將其他武術踩得一無是處。

而陳國坤的李小龍,卻會在一場大學的武術匯演中,向空手道隊公然叫陣。接著在痛毆對方一頓之後,再用說話將之連番羞辱。試問這樣一個囂張自大的武術家,真稱得上人們崇拜的李小龍嗎?

 

結語:真正的李小龍 就是要懂得批判
作為一個聞名世界的武打巨星,李小龍不住受人追捧,乃至被人模仿,這些都是無可厚非的事情。然而,隨著這種類型的作品日漸增多,作為觀眾的我們亦不會再甘心流於表面。我們不需要只懂得擤鼻子、抖抖身的模仿者——這種事情已經見得太多,而且許多人都能做到。我們真正想看的,是一個能夠將李小龍的武術思想及人生哲學,反映出來的演員。

要做到這點,演員及編導都必須認真研究清楚李小龍的心路歷程,並嘗試融入他的內心世界。至少,李小龍對自由的追求,以及他對權威的批判,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可惜的是,過去的作品,基本上都不能達到這種水準。

雖然陳國坤已經說過,自己不會再接拍李小龍的角色。但可以預期,李小龍的形象依然會在他身上揮之不去,他總會有再演李小龍的機會。那麼他能否再上一層樓,為大家帶來一個更好的「李小龍」?或許讀者心內已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