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22年.專訪顧汝德】港人難無限期包容當權者無能

撰文:陳珈琋
出版:更新:

「香港人擁有一個令人驚嘆的『求生』文化。」有「魔僧」之稱的港英時代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顧汝德(Leo F. Goodstadt)如今身在愛爾蘭,但依然心繫香港,縱使他以「失治」形容這個城市,卻沒有悲觀地看待香港的未來。他說,香港人是很堅毅的市民:「即使面對威脅,香港人忍耐力之高,是在其他城市看不到的。」他口中的「威脅」,部份來自環球經濟的改變,以及一些不能預見的事件,例如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環球金融海嘯、2003年「沙士」(SARS )疫潮、內地工廠倒閉潮等等,亦有部份來自政府的施政。他提到,首任特首董建華面對經濟困局時,削減公務員薪酬及社會福利應對,「但勞動人口依舊辛勞地工作,生產力持續上升,那就是典型的香港」。(此文章為《顧汝德專訪》之三)

承接上文:【回歸22年.專訪顧汝德】歷任特首弊政多 對社會福利視而不見​

翻查資料,董建華政府在2002年立法削減公務員薪酬,並在其後推出「033」減薪方案以節省公帑,此舉變相帶動社會普遍工資相應下調。根據政府統計處數字,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由2001年的11,000元降至2002年的10,400元,至2007年才重回11,000元的水平。即使如此,香港依然有着極高勞動生產力,2000年至2010年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GDP)一直穩步上升。與此同時,受通脹影響,基層市民的生活質素卻在下降。

顧汝德又提到,2000年以來,香港醫院部門的資源遭到嚴重削減,公立醫院的住院病床被減少,一些藥物費用亦需要「患者自付」,醫護人員仍然堅守崗位,提升病人的生存機會。追本溯源,當時的節流措施,包括以「肥雞餐」鼓勵資深醫生離職、削減大學醫科生學額、削減住院病床,正是現時公營醫療體系供求嚴重失衡的原因之一。

顧汝德認為香港2000年以來,醫院部門的資源遭到嚴重削減,公立醫院住院病床被減少,是現時公營醫療體系供求嚴重失衡的原因之一。圖為冬季流感時內科病床爆滿的情況。(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換言之,港人一直在包容、忍耐着當權者的無能,在「失治」的城市中求存。不過,顧汝德在書中的最後一段預告:「我們不能指望社會能夠無限期地包容。」

顧汝德在2013年出版的《繁華底下的貧窮:香港施政失誤》一書裏,用「禮貌政治 (polite politics)」解釋香港的政治生態,指出香港社會成熟、自律、民眾務實溫和,當政府推出各種惠民政策時,就會受到市民的尊重,「香港民眾要求政府在社福議題上做出正確的決策,將重心集中予貧困社群身上,給予他們平等的支援,而非透過競爭性市場,規定貧困人士可負擔起什麼樣的服務。」

當社會無法解決長期以來的民生困局,市民自然而然地把實現社會公義的希望,投射到政治改革。顧汝德解釋,香港人一直試圖避免「政治暴力」(利用武力達致政治目的),因為它不但具有破壞性,更會削弱社會大眾的信心,但當市民把選票投給曾以激烈方式抗議政府問題的政治人物,便意味香港的長遠發展面對新的威脅。在2012年立法會選舉中,兩大激進黨派社民連和「人民力量」,合共取得了26萬多票;2016年新界東補選中,屬於激進本土派「本土民主前線」的梁天琦取得逾6萬票。這些迹象也許就是顧汝德所擔心的。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客席講師梁啟智曾表示,不少民選議員將街頭抗爭的手法帶進議事堂。顧汝德認為面對這種「威脅」,港府應盡快實現《基本法》中承諾的政治改革。(羅君豪攝)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客席講師梁啟智曾撰文指,「不少民選議員近年選擇把議會當作是政治表演的場所,把街頭抗爭的手法帶進議事堂中,吸引傳媒的注意。他們的作為有時會被批評為不認真或不尊重議會莊嚴……但對於這些『反叛議員』的支持者來說,他們的議員在議事廳『搞事』就是履行選舉承諾,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

梁啟智指出,立法會本身在相當部份的市民心中欠缺認受性,所以這些激進議員的抗爭行動得到支持,「即使這些議事廳內的抗爭方式被終止,只要背後的認受問題沒有解決,則問題仍會如擠氣球一樣,從議事廳內轉移到議事廳外,甚至以更高社會成本的方式爆發。」

面對這種「威脅」,顧汝德認為,特區政府愈快實現《基本法》中承諾的政治改革愈好:「 如果無法實施(政治改革),社會需要更快地得到一個完整、坦率和令人信服的解釋,為什麼不能。」他又相信,若立法會議員及司局長級官員能透過一個更開放的制度產生或任命,可吸引更多人走進體制,提升行政及立法機關的職能。與此同時,香港社會可以確實成為「話事人」,令現時的政治緊張,甚至撕裂情況或會放緩。不過他亦補充,「但我不是一個政治學家,無法給予任何實際的方案。」

重溫文章《顧汝德專訪》:【回歸22年.專訪顧汝德】林鄭不解民情 態度傲慢成民怨催化劑

上文節錄自第169期《香港01》周報(2019年7月2日)的《專訪顧汝德 — 治港本不難 為何回歸後老碰壁》。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