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學校在玩樂中教導孩子 創辦人深信大自然自有規律

撰文:黃妍萍
出版:更新:

近年許多人喜歡上行山,有人求風景,有人希望征服自然,推廣情意自然教育已二十多年的自然協會總幹事知秋(劉永佳),也是個「行山發燒友」,從小流連家旁的獅子山,也和其他人一樣把山野當作遊樂場,直到中學第一次住進山中,至青年時因迷路而在荒野睡了一晚,對自然思考多了,轉而尋溯內心的寧靜:「遊樂場、健身室這些設施社區都有,但那種貼心的感受,城市的建設提供不到。」

知秋從小就愛行山,中三時一次6日5夜的山中宿營,更令他走上自然工作的路。(張浩維攝)

知秋是鄉師自然學校的創校校長,剛轉職至學校的母會自然協會。學校創立於2007年,協會則是1993年,兩者同在推廣自然教育,該校更是香港第一所另類學校--學校沒有功課、沒有課程規限,相信小朋友有自然成長的進程,許多課堂都是在玩樂中教導孩子知識。

當中情意自然教育是一大宗旨,他們希望讓人恢復對自然的感知力。「行山時,不只是身體在行,心也在行。感受到這個環境後,對事物會產生新的角度。」知秋說。要讓人愛惜自然,「不是靠宣傳、罰款那些強硬的手法,而是用細水長流啟蒙的方式。」

自然學校每個月都會帶學生去郊遊,更會帶小朋友越過欄杆去嬉水,又走到小樹林探險,「讓小朋友多些接觸真實的自然。」知秋說。如此着力於自然教育,只因希望「令人回到大自然,尋回愛自然的素質」。

自然的吸引力,正在於能令人內心平靜,學懂欣賞,然後付出。知秋坐在石壆上,閉起眼吸一口氣,說:「就算是沒有任何活動,吸一吸氣,感受一下陽光、它從樹枝射下來時斑斕的美感,加上聽這些立體聲的音響(流水),也會感覺到這世界原來很和諧。」他說有研究指,流水聲的頻率就像人的心跳,「原來這就是大自然和人呼應的地方。」

行山是他生活的一部分,穿着拖鞋也可以上山。(張浩維攝)

中學在山中住6日5夜 下山不慣塵多空氣濁

中三暑假,知秋參加了公益少年團的林務工作營,在鹿頸山中住6日5夜,白天種樹、修剪樹枝、清理垃圾、行山、去海邊做野外考察,晚上一起觀星、唱歌跳舞。到離去時,一時夢醒,「很不捨得。又很不慣,(城市)怎麼這麼多塵?空氣怎麼這麼濁?人這麼多,又這麼惡,說話這麼大聲,跟和諧的大自然有很大的對照。」他發現自己原來「性本愛丘山」,更加想將自然分享給更多人,讓大家認識後負起責任。

但年青時,還是免不了好勝,大自然更多時是競技場。那時他和朋友比較行山速度、做負重訓練。但年紀漸長,慢慢覺得這種競爭沒有意義。一次次在山野的經驗,也讓他慢慢從尋求刺激轉向找尋平靜。

其中一次是在20多歲的時候,「那時去在三椏涌的訓練營,我有些事要遲入營,夜晚迷了路,一個人在山上,由焦慮到恐懼、不知所措,到漸漸安定、接受,想如何解決,睡覺時又輾轉反側,到早上,雨過天清,那些前一晚的負面情緒一掃而空,並成功地找到營地,像由山谷走出來看到光明。第一次明白何謂順應自然。」

那次宿營後,知秋發現自己「性本愛丘山」,多年來常常走到山中。(張浩維攝)
山下的就是他從前任職的鄉師自然學校,幾十年前是屯門市區的最高點。(張浩維攝)

「人像遊子,山像家」 放下煩惱上山靜坐睡覺

到現在,自然對知秋來說就像家。「我們就像遊子,回家有個母親,她很耐心聽你說話,又不會反駁你,又不會嘮叨。」他甚至會在山上靜坐,聽着風聲鳥聲,感受身體或好或壞的感覺,有時是痛、有時是舒服,都一一接受。他有時更會在山上睡覺,「睡三幾個鐘也不會有人經過。」平日他常徒步走到家旁的長山,走進樹林、小徑,行山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生活在香港,許多時都只能是遊子。「很多東西都在尋求平衡,如內心和外在世界的平衡。」他笑笑:「簡單來說就是安然接受。等於假設我痛恨貧窮,我就成了痛恨貧窮的奴隸。」

接受、知道一切會變、放下,是他在大自然體悟到的道理。「在山上會遇到很多變化,時有驟雨,轉眼又有彩虹,有很多意外的驚喜和挑戰,來得快去得快。」走到若夢園牌坊下,他微笑說:「行山也是人生若夢的一個反照。」

知秋說,心中自有山水,焦躁時閉起想,就可以想像自然,平衡了,又可以繼續生活。(張浩維攝)
人生若夢,「為歡幾何。」他自然地吟下去。「行山也是人生若夢的一個反照。」(張浩維攝)

山上世俗標準消解 面對垃圾不批判卻思考原因

近年多了人行山,知秋說:「當然好了。有些朋友會說好像市區那樣,感覺就好像太擠逼、有些干擾。」他頓一頓,笑指:「但我就說,那都比彌敦道少。也希望彌敦道的人來。」他又指,感覺有干擾通常是自己心煩意亂。而且,「來行山也等於撐個山,如果山發生什麼事,他也會是簽名那個。」

知秋也遇過亂掉垃圾的情況,年青時也會不開心,但現在卻變得寬容。「山上沒有絕對標準,山下可能是法治、權力、金錢,上來有什麼標準?好像全部解消了。(在山上)是服從自然的規律。」因此面對垃圾,他只思考為什麼會這樣,不用絕對標準去評斷,甚至「捱義氣」撿了它,「希望有些人會看見,發現原來可以這樣做。」

知秋提倡情意教育:「行山時,不只是身體在行,心也在行。」透過感受自然環境,會對事物產生新的角度。(張浩維攝)

望人由愛生保護之心 拒過度發展:山是我們的肺

知秋每次行山都會安排一段時間,不說話地走一段路。「當你不用說話時,心、腦會放鬆些,其他的感官會專注些。」他說。「大自然給我們很多刺激,有時又很靜,你便感受到那靜止的美。」在愛上自然後,便會想要保護自然。

近年郊野面臨發展危機,如果有一天真的再沒郊野,那會如何?他靜默了數秒,說:「不可想像,就像身體沒了肺。」他希望政府能制訂人口政策,如鼓勵移民,避免無了斷發展郊區。

知秋說:「大自然給了我三個禮物——健康、快樂、平衡,即使是賺到很多錢,也不容易達到。」走到山下,大廈就像巨人,但在山上看下去,那只是小小的建築物,城市人總用城市的角度來看事物,然而他說:「人是屬於大自然的,大自然才是我們的家。」

知秋一直在說平衡,工作和生活、城市和郊野,如果城市進一步發展下去,會不會有一天郊野全部消失?(張浩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