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物理學獎10月6日揭曉 那些年的他們 距離摘冠只差一點點

撰文:洪怡霖
出版:更新:

諾貝爾獎物理學獎歐洲中部夏令時間10月6日上午11時45分(香港時間下午5時45分)在瑞典揭曉。我們能通過歷屆頒獎了解到的是,想史上留名,除憑藉自身實力外,有時還需依靠一點運氣。

獲獎需要一些「運氣」

諾貝爾基金會的章程中,有一項規定是一份獎金不能多於3人分享,即同一獎項每年最多只能有3人獲獎。這意味着一些「不夠幸運的人」,會因這「機制」而拿不到獎。

自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就如何「論功行賞」問題,各方一直爭議未斷。愈來愈多科學研究是通過團隊合作進行,有些更是跨國和跨學科。現今大多數科學文章都是合著,要選出當中貢獻最大的人其實很難。

很多人「擦肩而過」

諾貝爾物理學獎2017年的得主為來自韋斯(Rainer Weiss)、巴里什(Barry C. Barish)與索寧(Kip S. Thorne),獲獎理由是他們為「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項目與觀測引力波作出決定性的貢獻。

「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是1000多名研究人員的成果。該項目最重要的一篇論文是由來自20多個國家的355人合著,但最終僅3人獲獎。韋斯得知自己獲獎後也說:「我更多地認為,這是在認可約1,000人(完成)的工作」 。

除LIGO 外,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另一頒獎理由是觀測引力波作出決定性的貢獻。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早在1916年已在廣義相對論中提出引力波這個概念,不過包括韋斯在內的科學家在2015年9月14日首次探測到引力波,才證實了這個理論。

愛因斯坦雖未能因相對論獲獎,不過也曾在1921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提到愛因斯坦,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他的相對論,不過他的獲獎原因卻與相對論無關。他提出相對論後,自1910年就被提名,不過他最後以發現光電效應定律獲獎。

因同一緣由「錯失」諾貝爾獎的著名科學家還有霍金(Stephen Hawking)。他1974年提出通過「霍金輻射」來觀察黑洞,但也因為理論「過於超前」,無法被證實,成為他永遠的遺憾。他2016年1月在一次講座上開玩笑稱,自己未能獲得諾貝爾獎是可惜的事,人類至今仍未找到任何黑洞,倘若有的話,他將獲得諾貝爾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香港也有人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2009年獲獎,圖為「光纖之父」高錕。(Reuters)

美國科學家阿爾弗(Ralph Alpher)1948年與另外兩名科學家發表宇宙大爆炸理論,但其觀點之後被其他科學家證實時,他已不在人世。而諾貝爾獎不會頒給已逝世的人。

「數讀」諾貝爾物理學獎

年齡盤點(25歲與96歲):物理學獎歷屆得主中,有人登頂已是耄耋之年,但有人獲獎時才年逾弱冠,年齡由25歲至96歲都有。最年長獲獎者是2018年得獎的阿什金(Arthur Ashkin),當時他96歲。而最年輕的獲獎者是1915年與父親一起摘得桂冠的布拉格(Lawrence Bragg),當時他25歲。

獲獎次數(1人得獎2次):物理學獎在1901年至2019年共頒發213次,但僅212人獲得過這一獎項,因為巴丁(John Bardeen)分別在1956年和1972年2次獲得這一殊榮。

華人獲獎次數(6個物理學獎):這張「星光熠熠」的成績單中,華人佔據着重要位置。根據中國文化研究院統計,在百餘年中,物理學獎是華人拿獎最多的獎項,共6名華人科學家獲此殊榮,包括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朱棣文、崔琦和高琨。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有「光纖之父」之稱。他在60年代已提出光纖理論,但到2009年獲得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他2003年確診腦退化症後,行動和認知能力受到很大影響。對他來說,這可說是「遲來的獎項」。

▼在新冠疫情仍在持續之際,會讓人們更感覺到科學研究可貴之處嗎?請點擊放大觀看,了解基礎科學與我們有多息息相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