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因|2|迷因與基因都「自私」 為了自身的利益自我複製與傳遞

撰文:轉載
出版:更新:

迷因|1|不管是有用的、中性的或是有害的 meme都會四處散播

以「生日快樂歌」為例。我只需要寫下這幾個字,你可能就在腦海裡開始哼唱這首歌了。這幾個字會影響你,也許你根本不需要刻意去想,你腦中的記憶就開始翻攪了。這是怎麼來的?一如其他數以百萬人,你是模仿得來的。某些事物、某些資訊、某種指令,就寄宿在人們腦中,於是現在我們在生日派對都唱同一首歌。這就是我們所謂的迷因。
蘇珊.布拉克莫(Susan Blackmore)

本書的理論是,讓人類與眾不同的,是模仿的能力。人類很自然就會模仿。你曾經在小嬰孩面前坐下、眨眼、揮手或發出「咕咕」聲,甚至只是對他微笑嗎?結果會怎樣?通常他們也會對你眨眼、揮手或報以微笑。這些事情即使是嬰孩,都很容易做到。我們總是在互相模仿。像是「看」這件事,做起來毫不費力,簡單到甚至讓人難以去思考。我們自然不會認為這是什麼聰明厲害的事—然而,這可是聰明到無以復加! 我們也許認為母貓會教導小貓如何獵食、梳洗或使用貓門,但牠們並不是經由示範或模仿學習的。成鳥會把幼鳥推出鳥巢,以此「教導」幼鳥多多飛翔,並給幼鳥嘗試的機會,而非在牠們面前示範飛行所需的技巧以供模仿。動物複製人類行為的故事,具有特別的吸引力,也是寵物主人津津樂道的故事。我在網路上讀到有貓學會了沖馬桶,並且教導第二隻貓同樣的技巧。

現在這兩隻貓會一起坐在馬桶水箱上沖馬桶。美國羅格斯大學心理學者黛安娜.萊絲(Diana Reiss)講過更可靠的趣聞:她研究的寬吻海豚能夠複製聲響、人工哨音及簡單的動作(Bauer and Johnson 1994; Reiss and MaCowan 1993)。她以魚作為獎賞並以「面壁思過」作為懲罰來訓練海豚。如果牠們做錯動作,她會直接離開池邊,一分鐘後再回來。有一天,她扔了一尾魚給其中一隻海豚,但不小心留下了一些刺刺的魚鰭。這隻海豚立即轉身游開,到池子的另一頭待了一分鐘。這個故事觸動了我,因為我不禁覺得這頭海豚能理解這個動作的意義, 擁有像人類一樣的智慧、意識和意向。但我們既然無法定義這些東西,也就無從確認海豚是否在這個顯著的相互行為中運用了這些東西。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這隻海豚以適當的方式模仿了萊絲博士的行為。我們忽略了模仿行為本身需要的聰明智慧,以致我們甚至沒有注意到這在其他動物之中多麼罕見,在人類之間又多麼常見。

(Unsplash: Ranae Smith@bryteeyes3)

也許更能說明問題的是,我們並未使用不同的字詞來指稱差異極大的學習方式。我們一直以「學習」一詞來指稱簡單的連結,即所謂的「古典制約」(幾乎所有動物都會),也用來指稱經由模仿的學習(人類以外的動物幾乎都不會)。我想要論證的是,由於人類可說是不費吹灰之力便能模仿,因此也蒙蔽了這項簡單事實:模仿讓人類變得與眾不同。

當你模仿他人,就是傳遞了某項東西。這個「某項東西」還可以繼續傳遞再傳遞,因此擁有了自己的生命。我們或可稱這項東西是一個想法、一道指令、一種行為、一段訊息⋯⋯但是如果要進行研究,就得給它一個名稱。

還好,它確實有個名稱,就是「迷因」。「迷因」最早出現在1976 年,於理查.道金斯的暢銷書《自私的基因》中。牛津大學的動物學家道金斯在書中推廣了這個越發具影響力的觀點:演化是理解基因競爭最好的觀點。20 世紀初,生物學家暢談演化的發生乃是「為了物種的利益」,並未煩惱演化的確切機制為何。但在1960 年代,他們開始意識到這個觀點蘊含的嚴重問題(Williams 1966)。舉例來說,倘若一群生物都依照自己群體的利益來行動,那麼群體中只有要單一個體違背這樣的原則,很輕易地就能利用其他成員。他會產下更多不為群體利益著想的後代,如此下來,群體的利益就會喪失。以更現代的「基因眼光」來看,演化或許看似是以個體利益或物種益處為目標在運作,但其實一切都是基因之間的競爭在驅動。新的觀點對於演化提供更有力的理解,並且成為所謂的「自私基因理論」。

理查.道金斯《自私的基因》(OUP Oxford)

在這樣的脈絡下,我們必須完全弄清「自私」的意義。這不是說基因很自私,而是說這樣的基因會讓其攜帶者做出自私的行為,這兩者差異很大。此處「自私」一詞意味著基因只為自身行動,基因唯一的利益就在於自身複製。基因唯一想要的,就是被傳遞到下一代。當然了,基因跟人不一樣,不會「想要」、沒有目的、沒有意圖,它們有的只是可以複製的化學指令。所以,當我說它們「想要」或是「自私」,我只是用簡略的方式來表達,以省去累牘連篇的解釋。

在《自私的基因》書末,道金斯問了一個顯而易見甚至有點挑釁的問題。地球上是否還有其他複製子?他認為答案是「有」。我們眼前就是另一個複製子,也就是模仿的單位。即使這個複製子仍然笨拙地漂流在文化的原湯之中。我們需要為這個新的複製子命名,這個名詞要能傳達「文化傳遞單位」,也就是「模仿的單位」這概念。「模迷因」(Mimeme)衍生於意義上十分貼合的希臘字根(譯注:Μίμημα,意思是被模仿的事物),但我希望使用單音節的詞,讓發音更接近基因(gene)。我希望古典主義朋友能原諒我,把模迷因縮減成迷因。

他提出這幾個領域的迷因範例:「曲調、想法、流行用語、時尚,以及製作鍋子或拱門的技術。」他提到了科學思想如何從一個大腦跳到另一個大腦,而在世界流行和傳播。他也寫到,宗教就像是具有高度生存價值的迷因群,以一神或來生的信念來感染社會整體。他又談論服裝或飲食的時尚,以及儀式、風俗和科技的流行。這些都是從人與人之間的複製散播開來。迷因儲存在人的大腦中(或是書中,或是發明中),再經由模仿傳遞下去。

道金斯以幾頁篇幅,為理解迷因的演化奠定基礎。他討論迷因藉由腦袋跳躍到另一個腦袋來傳播,就像是寄生蟲感染宿主那樣,彷彿是物理上真正存在的活生生構造,並演示相互支持的迷因如何像基因那樣集結成群。最重要的是,他把迷因本身視為複製子,也抱怨同事似乎無法接受迷因會自立於基因的利益之外,只為自身利益而散播。

在最後的分析中,他們總是希望能回到『生物學上的優勢』」來回答人類行為的相關問題。是的,他也同意, 我們過去思考的都是生物學上(基因上的)理由,但現在我們有了新的複製子能發揮作用。「一旦展開新的演化,就沒必要屈從於舊的演化。
Dawkins 1976, pp.193-4

換句話說,迷因演化可以無需考慮自身對基因的影響而啟動。倘若道金斯是對的,那麼人類的生命就是徹底被迷因及其影響所滲透。你從其他人模仿而來的任何事物都是迷因。但我們必須釐清「模仿」一詞的意義,因為我們對於迷因學的整體理解都有賴於此。道金斯說,「迷因經由某個過程,從一個大腦跳到另一個大腦,這個過程就廣義來說可以稱為模仿。」(1976, p.192)我也會以廣義意義來使用「模仿」一詞。因此,舉例來說,如果朋友跟你說了一個故事,而你記得故事要旨,於是告訴了另一人, 這個過程就是模仿。你並未精確地模仿朋友的每個動作和遣詞用句,但其中有某樣東西(故事的要旨)會從她複製到你身上,然後再到其他人身上。我們必須在這個「廣義」中理解「模仿」一詞的意義。當你懷疑是否適用,就記得模仿一定涉及複製某樣東西。

從人傳遞到人的東西都算是迷因。這包含你會的字詞、你所知道的故事、你從其他人身上習得的技能和習性,以及你喜歡玩的遊戲、你所唱的歌,還有你所遵行的規矩。因此舉例來說,每當你靠左(或靠右)行駛、吃咖哩搭配拉格啤酒或是吃披薩配可樂、哼唱某首歌的旋律,甚至握手,都在跟迷因打交道。每個迷因都以其獨特方式在其獨特歷史中演化,但每個迷因也都藉由你的行為來讓自己複製下去。

關於《迷因:基因和迷因共謀的人類心智和文化演化史》這本書——

迷因是什麼?這個由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一書中創造出來的新名詞,類比於生物學上的基因(gene)這個概念,指的是「文化中會經由非遺傳方式,尤其是透過模仿傳遞下去的東西」。

換言之,迷因能將想法、觀念、行為或技能從一個人轉移到另一個人,一個大腦傳遞到一個大腦,形式包括故事、服裝、發明、食譜、歌曲、農耕或雕塑。

迷因會四處散播,不管是有用的、中性的或是有害的,不管是一個精彩的科學想法、或是科技上的發明,都會因為有用而散播。至於聖誕鈴噹的歌曲會散布開來,也是因為樂曲好聽好記。

但也有些迷因會造成傷害,像是假新聞、老鼠會、翻新的詐騙手法、無效的減肥法等等。對迷因來說,它和基因一樣自私,不在乎結果好壞,只是盡其所能地將自己散播出去。

在蘇珊・布萊克莫筆下的這本書中,她引導讀者以迷因的方式開始思考問題。迷因概念之所以具有力量,就是因為當我們以迷因觀點看世界時,我們會發現,我們的想法不再是我們所造,也不是用來服務我們,我們反而是迷因的宿主,被迷因附體。這本全面建構迷因理論的專書,讓我們腦洞大開,擁有不同洞見。

以「生日快樂歌」為例。全世界數以百萬人,也許是數兆人,都知道這旋律。確實,我只需要寫下這幾個字,你可能就在腦海裡開始哼唱這首歌了。這幾個字會影響你,也許你根本不需要刻意去想,你腦中的記憶就開始翻攪了。這是怎麼來的?一如其他數以百萬人,你是模仿得來的。某些事物、某些資訊、某種指令,就寄宿在人們腦中,於是現在我們在生日派對都唱同一首歌。這就是我們所謂的迷因。

迷因無差別地四處散播,不管它們是有用的、中性的,還是絕對有害的。一個精采的新的科學想法,或是科技上的發明,都會因為有用而散播開來。「聖誕鈴鐺」會散播開來,是因為樂曲好聽好記,儘管這首曲子嚴格說來沒有什麼用處,但絕對能引起你的注意。然而,有些迷因卻一定會造成傷害。像是連鎖信、老鼠會、翻新的詐騙手法、無效的減肥餐,以及危險的藥物「治療」。當然了,迷因並不在乎結果好壞,它就跟基因一樣自私,只是盡其所能地散播出去。

用在基因的簡略說法也能用在迷因身上。我們可以說迷因「自私」,說它們「冷漠」,說它們「想要」把自己傳播出去等等之類的。但我們要表達的是,那些得以複製並散播出去的才是成功的迷因,反之則是不成功的迷因。這才是迷因「想要」被複製、「想要」你傳遞它們,以及「毫不關心」這對於你或你的基因有什麼影響的涵義。

這就是迷因這個概念背後的力量。要開始以迷因的方式來思考,我們的心智必須有重大翻轉,一如生物學家在接受自私基因的概念時所經歷的翻轉。我們的想法不再被視為我們所造,也不是用來服務我們,而是視為具有自主性的自私的迷因,只用來讓自身能複製。我們人類由於具有模仿能力, 僅成為物理性的「宿主」讓迷因得以寄宿。這就是從「迷因觀點」看世界。

迷因恐懼

這確實是個令人害怕的想法,或許也正因為如此,人們經常會在迷因二字標上引號,彷彿對於使用該詞深感抱歉。我甚至看過傑出的演講者,在齊眉處彎起雙手食指和中指,再以特別聲量強調出「迷因」二字。這個詞逐漸廣傳,甚至納入了《牛津英語詞典》。人們成立討論團體,網路上也出現《迷因學期刊》,還似乎在網路空間擁有狂熱的追隨者。但迷因在學院中就沒受到那麼盛大的歡迎。細讀近期關於人類起源、語言演化和演化心理學的最佳著作,裡面根本沒出現過迷因二字(「迷因」並未列入Barkow et al. 1992; Diamond 1997; Dunbar 1996; Mithen 1996; Pinker 1994; Mark Ridley 1996; Tudge 1995; Wills 1993; Wright 1994)。迷因的觀念似乎與這些學科毫無瓜葛,而我要表明的是,現在我們該認真考慮去採納這項主張:在人類生活和演化中,有第二種複製子在背後運作著。

迷因的其中一個問題是,這個概念衝擊了對於我們是誰以及我們為何在此的最深沉假設;這總是發生在科學領域。在哥白尼和伽利略之前的時代, 人們相信自己身處宇宙中心,在上帝為人類特別預備的世界裡。漸漸地,我們必須接受太陽不僅沒有繞著地球轉,人類還住在由眾多星系所組成的廣袤宇宙中某個平凡無奇的星系裡一顆渺小而微不足道的行星之上。

哥白尼:天體運行論,地球是圍繞太陽轉的

一百四十多年前,達爾文由天擇驅動演化的理論,首度提供一個無需偉大設計者的合理演化機制。人們對於自己來源的觀點,從聖經故事中人是上帝按著自己的形象的特殊創造,轉變到傳承自類人猿祖先的動物—這的確是莫大的跳躍,也引發人們對達爾文的許多嘲諷和激烈反對。儘管如此,我們都適應了這個跳躍,並且接受了我們是由演化所創造的動物。然而,倘若迷因理論有效,我們就得進行另一次大跳躍,接受一套類似的演化機制,以解釋人類心智和人類自身的起源。

如何決定迷因理論是否值得留存?即使科學哲學家對於科學理論的有效性提出主張,裡面仍有至少兩個獲得普遍接受的判準,我也拿這兩樣判準來判定迷因理論。第一,這個理論解釋事物的能力必須比其競爭理論強,也就是能更簡潔或全面地解釋事物。第二,這個理論所引導的預測必須是可驗證而且是正確的。理想情況是,這些預測應該要是預料之外的,也就是在未使用迷因理論的情況下,沒有人會預期到的結果。

這本書的目標,是要證實迷因理論遠比目前任何理論更能解釋人性的許多面向。這個理論僅僅從一個簡單的機制出發:迷因以競爭進入人腦,然後再傳遞出去。這能進而解釋各形各色的現象,諸如人類擴增的腦的演化、語言的起源、我們講太多又想太多的傾向、人類的利他主義,以及網際網路的演化。透過迷因這副新的眼鏡,人類看起來變得很不一樣。

這個新的方式有比較好嗎?對我來說顯然是的,但我預期會有許多人不同意我的看法。這時就需要預測。我會盡量清楚推導出我的預測,並證實這些預測如何從迷因理論推導而出。我或許會推測,甚至有時候大膽地超越證據,但只要這些推測是可驗證的,那就會是有幫助的。最後,這些預測的成敗將會決定迷因理論究竟是無意義的隱喻,還是能瞭解人性的必備全新統一理論。

書名|迷因:基因和迷因共謀的人類心智和文化演化史
作者|Susan Blackmore(蘇珊.布拉克莫)
出版|八旗文化(2021.02)

書籍及作者簡介|本書是蘇珊.布拉克莫(Susan Blackmore)在英國布里斯托西英格蘭大學意識心理學課堂上所使用的讀本。布拉克莫的研究領域包括瀕死經驗、冥想的效果、人們為何相信超自然現象、演化心理學,以及迷因理論。 她目前是佩若特—瓦瑞克基金的研究員,研究處於意識邊緣狀態的心理現象,並且獲得「超自然主張科學研究委員會」(CSICOP)的「卓越懷疑獎」。蘇珊.布拉克莫是好幾本雜誌的專欄作家,不定期在《獨立報》發表文章,也常上廣播和電視機節目。

(本文獲出版社授權轉載,內容由編輯精選節錄,標題由編輯擬寫。本文來自「第一章:奇怪生物」,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文章未完,待續)

迷因|1|不管是有用的、中性的或是有害的 meme都會四處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