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血變「寶」! 中大女博士港產檢測M巾 親述研產「血淚史」

經血變「寶」! 中大女博士港產檢測M巾 親述研產「血淚史」
撰文:劉兆儀
出版:更新:

經血變「寶」!利用經血也可檢測人類乳突病毒(HPV),成就商機。研發出這項獨家技術的本港科學家蔡佩樺博士,當初憑藉10萬港元種子基金起家,僅用一年便斬獲600萬資助資金。歷經四年「血的洗禮」,她開創了全球首款可檢測HPV的衛生巾產品PadX-HPV,並在港建立首條衛生巾生產線。

科學家創業,不僅要面對科研轉化難題,更要克服生產流程、資金短缺等重重障礙。對於蔡佩樺而言,收集經血樣本成最大「攔路虎」,對此她自創數種奇招解決,「從實驗開始到依家,我收集咗自己大約1.5公升的經血!」蔡佩樺秉持著科研人的執著和韌性,最終突破重圍,於去年12月成功將PadX-HPV推向萬寧的貨架。

出生於香港中文大學生物化學系的蔡佩樺博士,在五年前創立了生物科技公司WomenX Biotech Limited,並推出首款香港製造衛生巾La Rosée。(夏家朗攝)
更開創了全球首款可檢測HPV的衛生巾產品PadX-HPV,並於去年12月在萬寧上架。(夏家朗攝)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生物化學系的蔡佩樺博士,致力研究婦女疾病。在2020年,她創立了生物科技公司WomenX Biotech Limited﹙樺盟生物科技﹚,先後推出首款香港製造La Rosée普通系列衛生巾,以及全球首款以經血簡易檢測子宮頸癌特製衛生巾PadX-HPV。

這間「本地薑」位於香港科學院,目前團隊僅有6名全職和4名兼職成員,2023年已在土瓜灣設立了逾千呎衛生巾廠房。蔡佩樺坦言,公司目前人手不足,「之前公司主要專注於研發,現在產品面世後,我哋需要更多商業方面的員工!」

親友不幸遭遇 萌創業念頭

人手不足,算是「happy problem」,對於蔡佩樺這位讀書時期已熱衷於在實驗室工作的研究員,把概念變成商機,走過不少路,有不少辛酸。

故事先從蔡佩樺親友一連串不幸遭遇說起。她憶述道,當時一位女親友因嚴重子宮炎症而需摘除生殖系統,手術期間大出血,險些喪命。「如果佢當時能早點知道病況,結果就唔會咁差。」幾乎在同一時間,另一位朋友因過往婦科檢查的陰影,向她尋求一種非侵入性的方法來了解自己的宮頸狀況。事實上,現今最常用的檢查樣本為血液或尿液,但這些樣本對於檢查女性的宮頸並不適用。「佢(友人)聽到無果之後好失望,同我講不如你現在立即想一個方法,避開侵入性檢查。」

一句隨口而出說話,讓蔡佩樺開始認真思考,意識到可利用經血作檢測樣本,於是萌生了創造一款可用作檢測的衛生巾的念頭。

籌錢、籌血辛酸史

在2020年創業初期,蔡佩樺透過科技園Ideation計劃獲得10萬元種子基金。無用多說,這筆資金只是杯水車薪。她坦言,單是購買實驗儀器和材料就已經耗盡彈藥,一次實驗試劑的成本已經高達數千元。之後她不得不自掏腰包,投入了至少六位數的資金來繼續支撐實驗和研發工作。「嗰陣真係好大壓力、好焦慮,甚至有諗過放棄!」

儘管困難重重,她卻愈戰愈勇,歷經無數次實驗以及上百次臨床試驗,她終於收集到足夠的實驗數據,並在2021年獲批600萬港元的「生物醫藥科技培育計劃(Incu-Bio)」資金。這才讓她稍緩一口氣。如今,公司每月營收已穩定在五位數,並在今年逐漸實現盈利。

籌錢難,籌樣本更難!創業路上最棘手的挑戰之一,就是如何有效收集經血樣本。她向記者分享這段「血淚史」時,忍不住苦笑:「先聲明,我絕對唔會用月經杯!」起初,她嘗試用衛生巾收集自己的經血,甚至請朋友們幫忙捐出用過的衛生巾,但結果完全失敗,因為她發現根本無法從衛生巾中擰出血液。不甘心的她又改用化妝棉,還試過把蛋糕杯放在底褲內,甚至在馬桶上坐了一段時間,試圖用塑膠瓶接住經血,但最終以失敗告終。

歷經「血的洗禮」,她終於成功研究出一種可行的方法,從實驗開始到現在已成功收集了自己大約1.5公升的經血。「我甚至犧牲埋屋企原本用來放食物嘅雪櫃來保存經血。我應該是全世界雪櫃入邊有最多經血嘅女人。」當記者好奇地想追問她的成功方法時,她掩嘴尷尬笑說:「呢個係商業秘密,唔話你知。」

擲百萬設港首條M巾生產線 過程屢碰壁

在實驗結果初現雛形並獲得初步資金後,蔡佩樺將目標轉向尋找廠家合作。他們很快就面臨另一曲折,就是在香港沒有懂得製造衛生巾技術的專業人士。然而,面對這個挑戰,蔡博士和團隊早有部署,決定採取雙軌並行策略:一邊先推出普通系列衛生巾LA ROSÉE積累經驗,另一邊則同步學習衛生巾製造技術,為後續研發HPV檢測功能衛生巾奠定基礎。

最初,她和團隊與一家本地口罩廠合作,但很快發現口罩生產設備並不適合衛生巾的製造。蔡佩樺回憶道,基於風險考慮,她一度決定終止該計畫。「但係前口罩廠老闆就好想合作,佢好堅持打電話畀我幫我搵engineer(工程師),然後一起研究點做M巾。」為此,蔡佩樺投資百萬購置專門製衛生巾設備,本地首條衛生巾生產線亦就此誕生。

在製作衛生巾中,蔡佩樺和團隊一班「柴娃娃」更是處處碰壁。她表示,LA ROSÉE普通系列衛生巾在一年內推出過4個版本,經歷了多次產品改良,最終在第四代產品才獲得一致好評。「其實在產品推出的第一年基本上係冇嘢賣,第一代係膠水噴錯,第三代嘅問題係太薄會穿窿,嗰陣基本上日日都收到投訴,超恐怖!」

蔡佩樺分享,製作衛生巾的過程與口罩相似,首先需要選擇所需的材料,例如膠棉或網狀布料,然後設計模板,「個模唔係話想象中畫對翼上去咁簡單。」她指出,衛生巾兩側的防漏邊和印花或圖案的設計是為了導流,幫助經血滲透到巾的底層,因此印花的位置也非常講究。在設計好模板後,就可以進入噴膠的步驟。「個模唔可以太厚或太薄,否則『啤』出黎會穿或者漏布料出黎。」過三關斬六將,LA ROSÉE終於在2023年的暑假正式「上岸」。

現時,LA ROSÉE的衛生巾生產周期為2至3個月一批,每次生產數量為數萬張。「M巾唔可以淨係整一千幾百張試下feedback,呢行的標準至少是一次出一百萬張,如果失敗就成批作廢,但好在我哋可以控制產量。」

借HPV檢測突圍M巾市場 四年磨一「棉」

事實上,蔡佩樺早已洞察香港衛生巾的「殘酷」。她與團隊見證過不少品牌嘗試進入香港市場,卻往往在一至兩年的洗禮後就會銷聲匿跡。「要在香港M巾市場真正立足,一定要有個完全唔一樣嘅功能或者特色。」她續說,早已覺醒普通衛生巾根本無法在激烈競爭中生存,秉持著這份遠見,坦言未來公司將重心放在PadX-HPV系列,並減少普通系列衛生巾的生產。此外,她還從事診所的醫生朋友得知,近年來HPV檢測諮詢量激增,高峰期單月查詢量甚至突破3,000人次,這讓她更加堅定了其中的商機。

蔡佩樺表示,從最初利用經血檢測HPV的構思到產品落地,這個過程大約花費了四年時間。HPV系列衛生巾的核心是其內置的芯片,靈敏度達99.2%。該產品在去年12月成功進駐萬寧。她指出,針對子宮檢查的三種方式均屬於侵入性,包括子宮頸抹片、醋酸試驗(VIA)和陰道鏡檢查。在操作中需使用陰道擴張器(俗稱鴨嘴鉗)將女性的陰道撐開,以便醫生提取樣本進行檢查。以最常用的柏氏抹片為例,其敏感度僅約50%。「換句話說,如果柏氏檢查到結果呈陽性,意味炎症或者感染已經係好嚴重。」

洞悉顧客「怕煩」心理 推「懶人檢測」

蔡佩樺深諳消費者心理,為了能讓使用者輕鬆完成採樣送檢,她專注於簡化整個檢測流程。使用者只需在月經量最多的日子,使用PadX-HPV4小時,之後將其密封在隨產品提供的無菌密實袋中,再放入已預付郵費的回郵信封寄回指定實驗室。樣本送達化驗所,當日起計,3個工作天內即可透過電子報告取得HPV檢測結果。PadX-HPV現售價988元,她指出,「想驗這些問題嘅人通常唔會太計較錢,主要係佢哋想唔想見醫生,加上呢個產品其實仲有belief。而市面上類似的非侵入式檢查至少要1200元。」

乍一聽,研發該類產品似乎是在與醫療行業「爭食」。不過蔡佩樺搖搖頭,指出這一產品的誕生對醫生和需要者都是雙贏的局面。「其實做宮頸入侵式檢查對醫生黎講都是厭惡性工作,檢查過程會有分泌物噴射。」

冀開拓新科研產品 期望繼續造福人群

去年年尾,內地衛生巾「塌房事件」掀起一場風波,多個衛生巾品牌擬似出現生產安全問題。對此蔡佩樺強調,公司生產的衛生巾無論在材料還是功能上,都是以科學家的角度來製造。她直言重視衛生巾品質安全大於其舒適度。「我哋QC(品質檢驗)係好變態㗎,包括重金屬、細菌等檢測,同埋堅持唔會添加任何其他物質。」

秉持回饋社會的理念,公司會定期捐贈PadX-HPV給基層婦女,讓經濟條件有限的人群也能享有便利的HPV篩檢服務。展望未來,蔡佩樺計畫利用經血繼續研究大腸癌、地中海貧血等,希望能研發新產品持續造福人群。「對於一個科學家來講,比起產品出世,見到件事成功幫到人係更加有滿足感。科研係維護人們的健康,當中不應該有富人可以享受,窮人就要受罪。」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