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炸伊朗後果嚴重?霍爾木茲海峽遭封鎖恐衝擊油價|新聞背後

美國炸伊朗後果嚴重?霍爾木茲海峽遭封鎖恐衝擊油價|新聞背後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伊朗議會據報已批准關閉霍爾木茲海峽,以回應美國對伊朗多處核設施的打擊,但還需最高安全機構最終決定。伊朗過去曾威脅要關閉霍爾木茲海峽,但從未真正付諸實行,因這將大大限制國際貿易並影響全球油價。事實上,受美國空襲伊朗核設施的消息影響,原油周一開盤大升,布油一度升約6%突破81美元,而WTI原油期貨曾飆升超6%。

何謂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位於阿曼與伊朗之間,連接着北部的海灣、南部的阿曼灣以及更遠處的阿拉伯海。海峽最窄處寬33公里,航道雙向寬度皆僅3公里。該海峽是連接波斯灣和印度洋的唯一水道,故此與古時波斯地區貿易往來起了重要的關係。

這一海峽為什麼重要?

全球約五分之一的石油消耗量要經過霍爾木茲海峽。根據分析公司Vortexa的數據,從2022年初到今年5月,每天約有1,780萬至2,080萬桶原油、凝析油和燃油通過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位於阿曼與伊朗之間,連接着北部的海灣、南部的阿曼灣以及更遠處的阿拉伯海。(Google Map)

其中,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包括沙特阿拉伯、伊朗、阿聯酋、科威特和伊拉克的大部分原油,均經由霍爾木茲海峽出口,主要銷往亞洲。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一直在尋求繞過霍爾木茲海峽的替代路線,兩國現時每日約有260萬桶原油繞過霍爾木茲海峽。

作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之一,卡塔爾幾乎所有液化天然氣都透過霍爾木茲海峽運輸。

駐紮在巴林的美國第五艦隊負責保護該地區的商業航運,這多少反映了該處海峽的重要性。

過去亦不乏緊張局勢?

1973年,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阿拉伯產油國對在以色列與埃及戰爭中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國家實施了石油禁運。當時,西方國家是阿拉伯國家原油的主要買家,而如今,亞洲已成為OPEC原油的主要買家。

根據分析公司Vortexa的數據,從2022年初到今年5月,每天約有1,780萬至2,080萬桶原油、凝析油和燃油通過霍爾木茲海峽。(Reuters)

在1980年至1988年的兩伊戰爭期間,雙方試圖破壞對方的石油出口,這場戰爭被稱為「油輪戰爭」。1988年7月,一艘美國軍艦擊落了一架伊朗客機,機上290人全數罹難。美國稱這是一宗事故,而伊朗則稱這是一次蓄意攻擊。

2012年1月,伊朗威脅要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以報復美國和歐洲的制裁。 2019年5月,包括兩艘沙特阿拉伯油輪在內的四艘油輪在霍爾木茲海峽外的阿聯酋海岸附近遭到攻擊。

過去兩年,伊朗先後在霍爾木茲海峽附近或海峽內扣押了三艘油輪,其中兩艘發生在2023年,一艘發生在2024年。其中一些扣押行動是在美國扣押與伊朗有關的油輪之後進行的。

從過去的經驗來說,霍爾木茲海峽發生的貨船襲擊事件或威脅封鎖,都引發了人們對海灣地區衝突可能對全球石油貿易造成多大破壞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