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經濟圈|成功攻港揭秘 引發新商業模式 更勝直播帶貨?

撰文:黃文琪
出版:更新:

中港通關以來,小紅書成為中港兩地的橋樑,是內地遊客、港漂在港生活及遊玩指南,更引發「反向代購」等一系列商業模式。不過,這並非內地社交平台首次攻入香港,為何小紅書能與眾不同?《香港01》訪問港漂及專家,探討小紅書為何在港爆紅,以及所形成的「小紅書經濟圈」。

小紅書在港爆紅,有其「社會」背景。隨著愈來愈多內地人來港讀書或工作,港漂圈子逐漸龐大,對生活資訊的需求應運而作,而小紅書就是港漂之間的重要媒介之一。單是在政府落力「搶人才」下,截至今年6月底,一系列「搶人才」計劃已有逾10萬宗申請,港漂「影響力」愈來愈強。

2021年來港讀書的小童,來港後使用小紅書的頻率甚至比微信還高,她認為在小紅書上較易獲取資訊及在港攻略,小童最初會在小紅書上尋找香港租房資訊,後來發展到交友,她直言,「微信主要是與原有的朋友溝通,而小紅書可以認識其他港漂,我們甚至會相約去打球或某間餐廳。」

說起資訊,報讀大學,絕對是港漂關注點,故小紅書亦打進學術界。2021年起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均有在小紅書開設帳號。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市場學系副教授戴先熾表示,中大以往會利用微信公眾號招生,近兩年轉為用小紅書,通過分享更多留學資訊,吸引內地學生。

戴先熾表示,中大近兩年轉為用小紅書,通過分享更多留學資訊,吸引內地學生。(資料圖片)

港漂、內地遊客引爆「小紅書經濟圈」

小紅書這一媒介就這樣被港漂帶入香港,影響力亦日漸增大,早前「快富街」、「麥當勞道」一夜爆紅,皆因是小紅書推介的「特色打卡點」。數據分析網站Similarweb統計,6月小紅書香港用戶單月上升15.18%,截至8月4日,在香港Apple Store及Goole Play Store熱門社交應用排行榜中,小紅書均是第一位。

有人氣,自然有商機。由於港漂多數是高端人才,消費水平高,近來亦出現針對港漂的小紅書商業模式,例如「反向代購」(為香港客戶代購內地食品、茶飲等商品),代購人通常會在小紅書上出貼文招攬生意,據了解不少跨境學童的家長需要每日穿梭在香港及深圳之間,她們會趁接送小朋友的空檔順便代購,一日能賺100元以上。

屯馬線成為「反向」代購的熱門線路,圖為乘客由屯馬線轉乘東鐵線。(張浩維攝)

與此同時,適逢中港通關,不少香港企業將「彈藥」投放在小紅書上,藉此吸引更多內地遊客,例如香港迪士尼樂園就在去年10月進駐小紅書,現已擁有3.5萬個粉絲。

集合天時、地利、人和,「小紅書經濟圈」應運而生,愈擴愈大。戴先熾表示,港漂來到香港後,可能會認識香港本地人,帶動香港人使用小紅書,變相有經濟輻射效應,其次是香港商家成為突破口,率先使用小紅書推廣,漸漸形成以港漂、內地遊客為中心的經濟圈。

港漂、內地遊客引爆「小紅書經濟圈」。(資料圖片)

第一人稱「種草」 較易帶動強消費

小紅書誕生於2013年,原為海外購物平台,後發展為美妝分享平台,現時標榜為「生活指南」,數據平台「千瓜數據」顯示,2022年小紅書中國月活躍用戶達到2億人,72%為90後,女性用戶佔7成。而據小紅書內部數據,香港日活躍用戶按年增長了50%,截至今年4月已達到113萬用戶。

其影響力有目共睹,但這並不是內地社交平台首次攻入香港,抖音國際版TikTok亦曾風靡一時,為何小紅書與眾不同?戴先熾稱,小紅書以「種草」(受到某人影響而購買商品,或對某個事物興起購買欲望)聞名,即是是小紅書博主分享的故事或個人體驗中有廣告作用,對比普通廣告,「第一人稱」分享更能帶動強消費,用戶的忠誠度亦較高。

戴先熾稱,小紅書中「第一人稱」分享更能帶動強消費,用戶的忠誠度亦較高。(資料圖片)

這種滲透商業元素的內容平台,有別與Instagram、Facebook等社交平台,亦與依靠直播帶貨的淘寶不同,戴先熾指,直播帶貨是明星或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具有專業性的分享,容易造成衝動消費,退貨率達到60%至70%,相反小紅書分享具有真實性,消費者在深入了解產品之後再購買,相對理智。

戴先熾認為,內地消費群體龐大,具有商業性質的社交平台領先於全球,小紅書的商業元素日後有機會改變其他平台,包括一眾西方社交平台。

暫「旺丁不旺財」 估值較高位減半

不過,他又認為,港漂人數約佔香港總人口5%,消費力遠不及本地人消費,暫時經濟影響力主要發揮在旅遊消費層面,唯一的突破口是香港商家,只有愈多的香港商家使用小紅書,它才有機會成為香港人的主流平台。

事實上,今年8月剛好是小紅書成立10周年,仍處「旺定不旺財」的格局。《2022中國互聯網廣告數據報告》顯示,阿里巴巴、抖音母企字節跳動、騰訊、百度廣告業務佔比高達78%,緊隨其後的是京東、美團、快手、小米、拼多多和微博,小紅書並不上榜。

電商業務方面,受限於阿里巴巴、拼多多等巨頭,小紅書市場份額受到擠壓。(資料圖片)

電商業務方面,受限於阿里巴巴、拼多多等巨頭,小紅書始終不得志,市場份額受到擠壓。對於商家而言,能受惠於小紅書的推廣,小紅書本身卻未能獲益,戴先熾指出,小紅書平台本身沒有導流,「因為小紅書不是自己賣,它近幾年也在探索這個,但是相當困難。」

小紅書商業價值也隨整理科技版塊吹淡風而下滑。2021年其估值高達200億港元(約1,563億港元) ,但去年11月外媒分析指小紅書估值已下降至100億(約780億港元)至160億美元(1,250億港元),較高位下跌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