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兩縣漁港湧現死亡沙甸魚 周邊海域氧氣劇降 專家推測原因

撰文:成依華
出版:更新:

日本九州長崎縣、熊本縣各有漁港湧現大量死亡沙甸魚,截至10月19日,熊本縣打撈約30噸死魚上岸。熊本縣表示發現周邊海域氧氣濃度降至正常水平60%左右,兩縣正詳細調查,以確定原因。當地專家推測其中可能原因是這些沙甸魚遭大魚追趕。

綜合日本放送協會(NHK)、讀賣新聞報道,在10月17日、18日,長崎縣南島原市、熊本縣天草市的漁港陸續發現大量死亡沙甸魚。在17日上午,南島原市漁業合作社向縣政府通報消息。

熊本縣調查發現,周邊海域浮游生物數量未見異常,也未觀察到紅潮,但發現氧氣濃度降至正常水平60%左右,政府正在調查具體原因。

熊本天草市經濟事務經理宮本智之表示「這是第一次發生這種情況,居民很擔心,所以我們希望盡快解決問題。」有附近居民稱現時無法打開窗,否則會聞到腐魚臭味。

2023年10月,日本熊本縣的御領漁港出現大批死亡沙甸魚(熊本縣政府)

為何沙甸魚湧進港口?

當地專家推測事件的可能原因,位於天草的水族館Sea Donut(シードーナツ)館長河野壯志表示「沙甸魚是集體游動的魚,牠們似乎是被比沙甸魚更大的東西趕進港口的。」

東京放送公司(TBS)20日則報道,熊本博物館研究員清水稔作出兩個推測,一是疾病論,因沙甸魚的鰓和腹部有少量出血,表示有感染,但他指若是這樣的話,漁港以外的魚也會死掉,故此他認為機會較低。

另一推測是「捕食者論」,即這些沙甸魚遭大魚追趕,然後其中一個可能導致死亡的原因是大量魚衝進漁港,隨着魚群擠擁在一起,氧氣濃度下降,導致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