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濕地——北部都會區抗禦氣候變化的關鍵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今年九月份的超強颱風蘇拉和接著破記錄的黑雨提醒我們即使在香港這樣現代化的城市,我們依然不能人定勝天,要在大自然規律下運作。由於我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導致氣候變化,這些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頻率將會越來越高,強度也會越來越大,並且影響到全球更多地區。氣候危機已經迫在眉睫,我們必須緊急行動,提升香港的抗禦能力。現時許多的討論都集中在提升現有的基礎設施來抗禦天災,這無疑將涉及巨額開支、大量人力、緩慢的過程和大量溫室氣體排放,那麽有沒有其他更具成本效益和更快捷的方案呢?

來稿作者:14名共同作者(見文末)

計劃中的北部都會區(北都)包括新界西北的大片洪氾平原濕地、紅樹林和魚塘,這個地區早已經存在洪水氾濫風險。另一方面,該地區擁有香港最大的天然和人工改造的濕地生態系統,是一個具國際重要性的遷飛候鳥補給站。

濕地生態功能與北都行動綱領

根據2021年發表的北都發展戰略,香港政府計劃建立一個約2,000公頃的濕地保育系統。這些濕地對增強香港的氣候抗禦力具有極大的作用,但這一功能至今仍被大部分人忽視。這些濕地具有吸收雨水的天然緩衝作用,能幫助緩減洪水。在黑雨期間,許多魚塘和濕地都被灌滿、甚至被淹沒。它們儲存了大量的雨水,保護了附近的建築物和道路免受洪水侵襲。除了魚塘中的魚逃逸外,當暴雨過去,多餘的水會自然排走,魚塘與濕地就很快恢復正常。

最近發布的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卻令人失望。這新的北都計劃更加强調城市發展和城市化,而關於保育香港的自然資產則輕描淡寫。將新界西北的濕地用作發展的計劃令人懷疑政府是否重視濕地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例如防洪,以及為養魚戶提供生計。之前建議的由尖鼻咀至白泥的海岸保護公園(是珠江三角洲僅餘的自然海岸之一)也在北都行動綱領被描述為僅包括流浮山。令人擔憂的是,政府錯過了在國際上推廣香港,特別是北都,成為一個自然和發展能和諧共存的濕地城市示範點的機會。

濕地為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新界西北區現存的濕地和魚塘為香港許多環境問題提供了以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它們不需要投入額外的金錢和時間來興建就可以利用到。濕地和魚塘擁有巨大的儲水能力,可以作為天然蓄洪池,減少北都的洪水風險。此外,養魚戶們還可以繼續利用魚塘養魚和其他水產。事實上,2021年這些魚塘產出了超過2,900噸魚類產品,價值超過7300萬港元。同時,這些別具生產力的生態系統也是眾多水鳥和其他野生動物(尤其是歐亞水獺)的棲息地,亦為市民提供了休閒、生態旅遊和教育的機會。通過保育措施、恰當的管理和提供合適的設施,這些濕地將可以發揮重大潛能,有助於達到聯合國制定的多個可持續發展目標,更可以為香港帶來社會經濟效益。

增強抗禦能力來適應越來越頻繁的極端天氣,只是應對氣候危機策略的一部分。如果溫室氣體不能迅速減少,全球暖化將繼續加劇,我們將無法跟上失控的氣候變化。除了可以減緩洪災,濕地還能夠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並將碳儲存在這些生態系統中。在后海灣附近約有600公頃的紅樹林,為城市的碳排放提供了重要的碳匯。根據香港中文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一公頃紅樹林及其相關的沉積物可以儲存450噸碳。另一項中文大學的研究發現,米埔的一公頃紅樹林每年可以捕獲和儲存大約30噸二氧化碳。如果我們種植紅樹和保護現有的濕地,這些碳匯可以幫助香港達成政府承諾在2050年邁進碳中和的目標。

綜合紅樹林—水產養殖系統

近年,由於城市化,后海灣濕地生態系統的面積實際上縮小了約30%。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潮間帶泥灘的面積減少了超過200公頃,這是許多遷徙水鳥的主要覓食場所,包括全球受威脅的稀有物種,如勺嘴鷸和黑臉琵鷺。如果在潮間帶泥灘種植紅樹會導致泥灘面積進一步減少,因此,原本從紅樹林或灘塗圍墾而成的魚塘成爲唯一可考慮增加紅樹面積的地方。粗略估計,香港現時有200至300公頃的魚塘已被荒廢或不再用作商業養魚。它們有潛力被恢復並轉化成為一個綜合紅樹林-水產養殖系統,在塘裏種植紅樹並同時出產魚、蝦等、亦有碳儲存和加强生物多樣性等多重效益。此外,沿岸的紅樹林可以保護海岸綫免受海平面上升和風暴潮的破壞。隨著氣候變化和颱風頻率加劇,這將變得越加重要。

香港應貫設落實習主席推廣的生態文明

為了充分發揮新界西北區濕地提供的防洪服務,發展局和渠務署必須將這些濕地納入北都的排水和蓄洪系統設計中。此外,現在是最合適的時機去開展項目試點,研究怎樣在政府土地上的荒廢魚塘,同時優化碳捕獲、水產養殖,並且增强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得的數據和經驗,將為北都濕地保育公園的規劃和管理提供非常寶貴的參考。這些經驗更應與大灣區和其他沿海地區共享,因為它們面臨著相似的氣候脆弱性。

總括來說,保護和恢復香港的濕地生態系統對於應對氣候變化、提高抗禦能力以及維護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這需要政府、公眾和持分者的合作,以制定和實施相應的保育措施和管理計劃。同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增加可再生能源等低碳發展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結合自然和科技應用,才能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氣候適應和可持續發展提供長久和整存的解決方案。

九月初的颱風和洪水帶給我們觸目驚心的經歷,這令我們意識到不考慮大自然進行發展會令我們如同坐困危城。實現習近平主席宣揚的生態文明,我們必須與大自然合作,尋找一條雙贏的出路。

參考文獻:

Leung, F., Doherty, P. D., Liu, M., Metcalfe, K., Godley, B., & Lee, S. Y. (2024). Rise and fall of an avian oasis: Tracking the impacts of land use change in a key coastal wetland in the world's largest megalopoli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906, 167231.

Liu, J., & Lai, D.Y.F. (2019). Subtropical mangrove wetland is a stronger carbon dioxide sink in the dry than wet seasons.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78, 107644, doi: 10.1016/ j.agrformet.2019.107644.

Liu, M., Leung, F., & Lee, S.Y. (2022). Interpreting mangrove habitat and coastal land cover change in the Greater Bay Area, southern China, from 1924 to 2020 using historical aerial photos and multiple sources of satellite data. Remote Sensing 14, no. 20: 5163. https://doi.org/10.3390/rs14205163

Ouyang, X. and Lee, S.Y. (2020) Improved estimates on global carbon stock and carbon pools in tidal wetlands. Nature Communications 11, 317.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9-14120-2

作者李成業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及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保護委員會紅樹林專家組主席、杜德俊教授是香港大學生態與生物多樣性名譽教授及香港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米埔管理委員會主席、劉惠寧博士是香港濕地保育協會創辦人及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客座教授、譚鳳儀教授是香港都會大學科技學院講座教授(環境科學及生態保育)、黎育科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Tim Bonebrake教授是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教授、邱建文教授是香港浸會大學生物學系教授兼副系主任、宋亦希教授是嶺南大學科學教研組客座助理教授、Juan Diego Gaitan-Espitia教授是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和氣候與碳中和研究所助理教授、陳輩樂博士是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保育總監、余日東是香港觀鳥會總監、鄭睦奇博士是綠色力量總監、蘇國賢是長春社總監、梁沛健博士是大自然保護協會氣候變化研究員。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