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女生態攝影師拍紀錄片證海豚「失樂園」 嘆人類對不起牠們

撰文:張雅婷
出版:更新:

中華白海豚被視為回歸吉祥物,但命運卻與「吉祥」二字扯不上關係。回歸廿載,填海工程頻繁,白海豚的數量銳減近七成至只有47條,吉祥物最後一片棲息地將來會面對更大規模填海,牠們將何去何從?
有本港90後女生態攝影師花一個月時間上山、出海觀察海豚,親眼看見高速船在海豚旁駛過,然後消失,或是一隻隻海豚被垃圾包圍,甚至伴屍,莫不叫人唏噓,只好由衷說一句:「我們這樣生活,有點對不起海豚。」

小海豚已死,但海豚媽媽仍不忍離棄,一直在旁守護著。(《白海豚失樂園Breathing Room》影片截圖)

留學英國修讀海洋與自然生態攝影

22歲的黃遂心今年剛從英國法爾茅斯大學(Falmouth University)以一級榮譽成績畢業,年紀雖輕,已有多年拍攝自然生態經驗,亦是一名生態攝影師。自小受父母薰陶,除了愛看英國廣播公司(BBC)製作的紀錄片,更愛親近大自然。小時候手執一部數碼相機,隨手拍得一隻小鳥,儘管只是黑色一點,也樂上大半天。中五那年,黃遂心從父親手上接過人生首部單鏡反光相機,自此踏上生態攝影之路。

大學主修海洋與自然生態攝影(Marine & Natural History Photography),留意到相片單一,遂以紀錄片形式製作,冀以環境聲音、動態影像及旁白說故事。生於斯,長於斯,熱愛香港自然環境的她,為了向世界展現自己出生地具標誌性、獨有的生態,黃遂心的畢業功課是以香港回歸吉祥物中華白海豚為主角的紀錄片《白海豚失樂園Breathing Room》,特別回港拍攝。

談及香港未來發展,黃遂心期望政府最後才選擇填海:「海一填了,就不能回頭。」(梁鵬威攝)
我們這樣生活,有點對不起海豚。在這個生態系統裡,每個物種都是不可取代,不可以說人類優先,因為每個物種都是平等。
生態攝影師黃遂心

親睹填海工程令海豚生境收窄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30分鐘的紀錄片耗時逾一個月,黃遂心花了接近30日跟隨香港海豚保育學會的研究員出海、攀山觀豚,僅有3日見到海豚,但她仍堅持向世界展現香港的生態。拍攝期間,一條條海豚在海面飛躍,固然令人雀躍。但黃看到更多的是一個個填海工程令海豚生境收窄、一艘艘高速船在海豚母子旁邊駛過,海豚瞬間消失、一堆堆垃圾圍繞著海豚,最後換來一條條屍體,叫人感到痛心。

「我們這樣生活,有點對不起海豚。在這個生態系統裡,每個物種都是不可取代,不可以說人類優先,因為每個物種都是平等。」就連外國朋友都詫異為何港人不去保育如此珍貴的物種,反去破壞牠們的棲息地。

人類不可自以為高高在上,破壞其他物種的生態。因為我們居於同一世界,如果海豚因為人類影響海洋生態而消失,代表海洋已受到嚴重破壞,人類可能會自食惡果。
生態攝影師黃遂心

中華白海豚主要棲息於珠三角鹹淡水交界,無奈要與人類爭奪同一片土地,退無可退,未來還要承受1,700公頃的「明日大嶼」填海工程。黃遂心期望,政府最後才打海豚樂土主意,否則會自食惡果。「人類不可自以為高高在上,破壞其他物種的生態。因為我們居於同一世界,如果海豚因為人類影響海洋生態而消失,代表海洋已受到嚴重破壞,人類可能會自食惡果。」

港珠澳大橋、機場第三條跑道、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無一不干擾海豚,白海豚為人類犧牲了樂園,人類又為牠們付出甚麼?

黃遂心憑《白海豚失樂園Breathing Room》入圍奥地利Innsbruck Nature Film Festival電影節最佳年青導演組別,去年則以一套以養蜂為主題的紀錄片《Let it Bee: Keeper of British Black Bees》入圍。《白海豚失樂園Breathing Room》將於周二(27日)假香港中文大學放映,屆時黃遂心將會出席放映會交流。

《白海豚失樂園 Breathing Room》紀錄片放映及映後座談
日期:11月27日(二)
時間:19:00-21:00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信和樓三樓李冠春堂
報名連結:https://cloud.itsc.cuhk.edu.hk/mycuform/view.php?id=22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