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喂導賞團】在跑馬地尋找亂葬崗

撰文:陳穎然
出版:更新:

跑馬地除了賽馬和墳場,傳說還有600多個火災罹難的冤靈徘徊。時值西洋鬼節,「旅遊進行式」成員小敏率團走進跑馬地,尋找失落在城市中的亂葬崗。小敏說:「沒有墓碑的人可能只是因為沒有錢,其實並非如你想像般恐怖。」

香港墳場內的噴水池已然荒廢,長出一片綠。(潘思穎攝)
小敏熱衷鑽研史料,希望讓更多人認識不為人知的地方。(潘思穎攝)

跑馬地曾是沼澤 風水旺地變墓園

跑馬地原是一片沼澤地,有一條客家村落,叫黃泥涌村(Wong Nai Chung Valley),因村旁有一條大坑渠,把黃泥沖到海裏而得名。在1840年代,政府開始收地。本為農村的風水旺地被時代選中,成為開埠以來第一塊墓地,命名「快活谷」(Happy Valley)。至1846年,賽馬場建成 ,「這是黃泥涌變成跑馬地的轉捩點。」小敏說。

在1920年代末,黃泥涌村再度面臨拆村,村民留守多年,最後未獲原區安置,入住筲箕灣及大坑。時至今日,跑馬地當然不再是沼澤,亦沒有農地,而是豪宅區。

原來MOD即英國「國防部」的意思,有專人負責打理墓碑。(潘思穎攝)
香港墳場歷史久遠,部分區域路標以石為記,石頭也早被風霜磨鈍。(潘思穎攝)

為建隧道起棺 「有錢都不可以長眠」

香港墳場(俗稱「跑馬地墳場」)是全港歷史最悠久的墓園,不少達官貴人長埋此地,例如當時香港首富何東伉儷、華人領袖思想家何啟。「很多名人和香港歷史都有關係,但我覺得不夠切身、不夠有趣。他是一個有錢人,但和我的關係不大。」小敏指着前方,記者才發現那裏有一個小墓,墓碑並非雪白的大理石,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木製十字架和小小的石牌。她說:「我們經常以為富人才會在這兒安葬,但原來很貧困的人都有權在這裏下葬。」

在1970年代,政府為了興建香港仔隧道,墳場內1,000餘具先人骸骨須起出,有的移至骨殖庫,有的送往軍人墳場,有的被家人帶走處理,更有的不被提及,不知所蹤。小敏說:「有錢都不可以長眠。」

當年為興建香港仔隧道,政府決定把骸骨遷移至此。(潘思穎攝)
為甚麼有墓碑的人便值得尊重,無名無姓的人又是怎樣呢?
「旅遊進行式」成員小敏

亂葬崗不只因為戰禍 掘路掘出人骨

小敏曾攻讀中文大學歷史系碩士,熱衷研究史料,腦海不時彈出一些問題,例如:「為甚麼有墓碑的人便值得尊重,無名無姓的人又是怎樣呢?」她笑言自己在過程中,發掘到古靈精怪的鬼故事。早於1930年代,已有發現指跑馬地有亂葬崗;在1930年代,為延展成和道而進行工程時,更掘出先人骸骨,後悉該處前身為亂葬崗。小敏比對舊地圖推斷,當時的成和道街尾位置應是現時跑馬地警署附近。

在1940年代初,日軍曾在山光道、藍塘道一帶姦淫擄掠。「因而有亂葬崗的出現,但除了當時的報紙之外,很難證實。」至於為何1930年代戰前已有亂葬崗,小敏答道:「這就是有趣的地方。傳統華人(平民)通常隨便找個山邊埋葬,再插上木頭;有錢人才會有風水穴。沒有墓碑的人可能只是因為沒有錢,其實並非如你想像般恐怖。」

小敏按舊資料推斷,當時亂葬崗位於現今跑馬地警署附近。(潘思穎攝)

從香港墳場說到跑馬地的發展,從亂葬崗談到傳統華人殮葬文化,小敏希望藉由輕鬆的地方趣聞,讓大家更容易接觸香港歷史。「我想從細微的東西講述大故事,『鬼古』是講歷史的其中一個方法。」

小敏認為導賞令大眾更容易接觸香港歷史,並達到教育大眾尊重先人的效果。(潘思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