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 the City】以色列.衣飾列(上)

撰文:Nathanael
出版:更新:

「下?會唔會冇啖好食?買定啲乾糧過去好喎!」「你小心啲街邊乞兒,唔好畀人搶嘢。」聽到我說要到以色列打工換宿一陣子,很多人都「奉勸」我小心行事。出發前往以色列之前,我像大家一樣,以為以色列很窮、很落後,甚至一度擔心會在當地遇到恐怖襲擊。實情是以色列人生活水平拍得住香港人,一杯鮮榨橙汁索價港幣20元,all day breakfast也近乎港幣100元一餐,加上以色列有美國支持,無論是軍事還是科技發展均一日千里,將科技或創意應用到設計上,以色列從不令人失望。

走在耶路撒冷街頭,對猶太人的衣飾早已見慣不怪。像這樣從遠處觀看他們的生活,慢慢成了旅途上的小樂趣。

以色列是一個相當現代化的國家,像我打工換宿前往的中部沙漠地區,說是沙漠,卻遍佈先進的蓄水及供水系統,一扭開水龍頭就是清水,不但能用來清潔,甚至能直接飲用(而且沒有腹瀉),相信很多人都無法相信。因為現代化,以色列人的穿着跟我們的大致無異,要數令人吸睛的,也有,就去一趟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Black is the new black

耶路撒冷是基督教、伊斯蘭教及猶太教三大宗教的「聖地」,除了包上頭巾的伊斯蘭婦女,最令人側目的,當然是戴上禮帽、穿了一身黑的猶太人。

他們是信仰極端正統猶太教的猶太人,又叫「哈雷迪」(haredi),對他們來說,black is the new black,無論去哪裡,他們都喜歡穿戴黑禮帽、黑禮服、黑皮鞋,顏色愈深,代表信仰愈虔誠。記得在本.古里安機場等候行李的時候,見着一個又一個穿着一式一樣衣服的猶太人入境以色列,這裡明明是他們自己的「地頭」,但他們如此高調的穿着,卻給人格格不入的感覺,彷彿他們就是外來者一樣。但他們對別人的注目也許沒什麼感覺,因為他們的信仰就是生活,只要當每個人穿着一樣,才能讓他們從言行舉止之間突出自己、突出自己所持守的信仰與價值。

一身黑的猶太人。
黑衣、黑帽、黑鞋是耶路撒冷的街頭特色。
根據猶太教義,男人一生不能剃鬚,只能用火燒掉,據說是要模仿摩西的樣子。

看猶太人一身衣着,最令人印象難忘的就是他們的帽子。根據猶太教義,男人的頭頂不可以直接指向天空,因此他們都必須戴帽,除了一般的闊邊禮帽,還有像蛋糕盒一樣的平頂款式,不但是猶太拉比(即老師、智者)的基本穿戴,像到哭牆祈禱這般隆重莊嚴的事,他們都必須戴帽出席。此外,還有一款小帽子叫「基帕」(kippah),多數是俗世猶太教徒或猶太小朋友配戴的,在現代化的耶路撒冷街頭,似乎是愈來愈常見了。

像蛋糕盒一樣的皮草高大黑圓帽叫「Shtreimel」,已婚的極端正統猶太男人一般會在安息日或節慶上配戴。
年輕的猶太男子現在一般只戴小圓帽kippah。

男女衣着均如外人

在沙漠打工的時候,聽到以色列女孩跟同樣前來打工換宿的英國女孩說笑,她說認識有猶太女人在生孩子的時候還很顧及儀態,一邊生小孩、一邊還戴着厚甸甸的悶熱假髮。原來猶太人認為女人的秀髮能誘惑男人,因此結了婚的猶太女子會剃光頭髮,出席莊重場合時,一是包頭或戴帽、一是戴上假髮,所以在耶路撒冷街頭,還會不時遇到包頭或戴帽的女人。如果見到推着嬰兒車的女人還有頭髮,相信八成是假髮來的。不過,男女之間的不平等似乎愈縮愈小,據說有些追求改革的猶太女人也開始頭戴「基帕」,想來也是好事。

除了令人觸目的高帽,猶太男人的衣着還有一細節值得留意——衫腳的繸子。這繸子的故事可追溯至摩西時代,《聖經.民數記》15章37至40是這樣記敘的︰「耶和華曉諭摩西說、你吩咐以色列人、叫他們世世代代在衣服邊上作繸子、又在底邊的繸子上、釘一根藍細帶子。你們佩帶這繸子、好叫你們看見就記念遵行耶和華一切的命令、不隨從自己的心意、眼目、行邪淫、像你們素常一樣。使你們記念遵行我一切的命令、成為聖潔、歸與你們的神。」《聖經.申命記》22章12節也如是記敘︰「你要在所披的外衣上四圍作繸子。」時至今日,猶太男人依然在衣服上四角配上繸子,原來不是配飾這麼簡單,其作用還在於提醒他們,要遵行上帝的誡律,謹言慎行。

繸子的希伯來文是「tzitzit」,由五個雙結及八條線組成,總共13個元素,配合「tzitzit」的希伯來文數值600,據說代表摩西要以色列人遵守的613條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