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消毒與勤洗手」來之不易 首倡者困死精神病院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儘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中國已漸趨降温,但截至3月23日,全球確診人數已超過33萬人,死亡人數逾14,000人,還有約5億人被限制在家進行隔離。面對具有高強度傳染力的新冠病毒,民眾除了在公共場所要配戴口罩,與他人保持距離外,更要隨時洗手,避免被病毒感染。

洗手可說是現代醫療衛生裏,相當重要的預防方式之一,不過當年那位率先提倡醫生要在手術前洗手的「吹哨者」,最後下場不僅被關進精神病院,更被毒打而死,直到他過世後其觀點才被大眾承認。

「勤洗手」這個衛生觀念,首先由19世紀一位匈牙利婦產科醫師-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Ignatius Philipp Semmelweis,1818-1865年)提出。塞麥爾維斯於1847年至1850年時分別在維也納與布達佩斯醫院的婦產科擔任醫師助理,他查覺有超過13%的產婦在生產過程中會染上「產褥熱」(puerperal fever)而死。塞麥爾維斯更進一步發現,產婦在醫院分娩的死亡率比在家中高出許多,讓許多臨盆的產婦對醫院望而生卻、不願到醫院生產。

產褥熱,也稱為產後感染,主要在分娩、自然流產或人工流產後,產道遭到細菌感染,其症狀為發高燒、下腹痛,嚴重會引發敗血症而死。不過現代醫學已不再使用產褥熱這個名詞,而是改以產婦受到感染的部位、或是依感染的嚴重程度來命名,如子宮內膜炎、腹膜炎。

19世紀的匈牙利醫師塞麥爾維斯,發現醫師在手術前清洗雙手,能有效避免孕婦產後細菌感染引發敗血症。(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由於當時歐洲醫學已有驗屍、解剖的習慣,所以當塞麥爾維斯的同事在解剖死於產褥熱的屍體時受傷,不幸身亡。這起事件讓他發現,同事的死亡病徵與產褥熱死者有極大的相似之處,也激起他探查的好奇心。

塞麥爾威斯觀察到,許多醫師會在驗完屍後直接幫孕婦接生,他猜測產婦的高死亡率可能與驗屍有關。為了驗證推論,於是他執行一項實驗,要求醫院所有婦產科醫生在手術前使用漂白粉仔細清洗雙手。實驗結果不僅成功降低產婦死亡率,也同時證明醫護人員的雙手或是器材,由於沒有徹底清潔,因而把屍體上的細菌-塞麥爾威斯將其稱為「屍體的顆粒」傳染給產婦,導致產婦引發敗血症身亡。

隨後,塞麥爾威斯前往維也納參加醫生公會並發表演說:「正是我們產科醫生自己受污染的雙手和器械,把災難帶給了產婦」,這句話引起眾多醫師的不滿與憤怒。19世紀中葉的歐洲醫學界,儘管列文虎克(Antonie Philips van Leeuwenhoek,1632-1723年)早在17世紀改良顯微鏡並發現了細菌與為其他微生物,建立微生物學,但相關學科未受到重視,也無任何相關概念,當時醫生的主流觀點認為根本沒有必要在手術前消毒洗手。

主張不洗手的醫生,以美國醫師Charles Delucena Meigs(1792-1869年)的發言最為經典,他表示:「醫生都是紳士,作為紳士的手必然是清潔的」,在這樣的風氣下,多數醫生在手術與屍體解剖的過程中,不僅不會洗手,更不曾戴手套。

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升温之際,Google網站特地於2020年3月20日將搜尋頁面換上塞麥爾維斯的圖像,提醒民眾要多多洗手。(Google)

無數頑固守舊的醫生無法接受塞麥爾威斯口中的事實,從此他遭受整個醫學界無情的打壓。醫院不願續聘,於是塞麥爾威斯只好改當教師授課,但他不能解剖屍體,也無法幫學生開授課證明(等於學生上課不被承認),最後只好回到故鄉,在一間醫院擔任產科主任一職。不過塞麥爾威斯在院中嚴格要求病房醫生、護士都要落實消毒洗手,而該醫院的產婦死亡率也顯著下降。

塞麥爾威斯將他對產褥熱、醫療衛生與洗手的理解,於1861年時寫成專書-《產褥熱的病源、症狀與預防》(Etiology, Concept and Prophylaxis of Childbed Fever)來反擊「洗手無用論」的看法。這本書被後世稱為科學史上最有說服力、革命性的作品。出版時卻遭到多數持反對醫生的抵制,且大多數主流的醫學期刊不願刊載塞麥爾威斯的論文。

在各種打擊下,塞麥爾威斯的精神狀況愈來愈不穩定,最後患上了精神病疾病,被送入精神病院治療,死在精神病院的毒打下。所幸在他去世後,其理論逐漸得到微生物學的支持,特別是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年)的論文與理論結合顯微鏡觀測,人們總算透過顯微鏡看到塞麥爾威斯所說的「屍體的顆粒」─ 細菌(塞麥爾威斯只依現象推斷,但從未真正觀看到),終於在他死後,將消毒洗手的觀念散播開來。

科學革命後的歐洲,儘管數學、天文學、生物學等學科皆有突破性的進步,但不代表人們的思想與心胸,已能夠坦然接受足以撼動固有價值觀的事物,塞麥爾威斯所提倡的洗手觀念即是相當鮮明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