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襲農業】2.4億人陷於飢餓 疫情加劇非洲糧食危機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撒哈拉以南非洲長期被認為是世界上糧食供應最不安全的地區之一,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今年6月的統計數字,該地區有2.4億人處於飢餓狀態,部份國家有逾七成人口在獲取食物方面遇到困難。近年害蟲入侵及乾旱氣候,持續影響區內的糧食供應,新冠疫情更令問題雪上加霜。各國採取封關、宵禁措施,雖有助遏制病毒擴散,卻同時破壞食品供應鏈,令該區處境陷於兩難。

此為【疫襲農業】系列報道之四

非洲多國糧食供應不穩。圖為南非開普敦的小學生等候領取食物。(路透社)

據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World Summit on Food Security)的定義,糧食安全指所有人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在實際上和經濟上獲得充足、安全且營養豐富的食品,以滿足日常飲食和健康生活需要,其中四個主要領域包括糧食的可供量、獲取、利用和穩定程度。

世界不同地區均有糧食安全問題,然而,以非洲地區的情況最令人憂慮,該區的預期人口將顯著增加,未來對糧食的需求勢必大增。非洲數百萬人正在經歷長期的飢餓,並處於饑荒邊緣,單計東非的南蘇丹、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就有2,550萬人欠缺食物和食水,逾350萬兒童嚴重營養不良。Bahiigwa指出,儘管養活弱勢群體的短期措施很重要,但長遠而言,建立更適切性的糧食體系同樣重要。

(香港01製圖)

延伸閱讀:疫情、天災、蝗禍 全球糧食危機降臨

目前,非洲聯盟委員會(AUC)通過動員非洲各國來應對因疫情對地區食品系統帶來的影響。組織同時藉着各國合作,探討如何採取短期應對措施和獲得社會支持,例如支援農民在當季播種,以便在未來幾個月有足夠的糧食。該組織亦會協助國內市場運作和保障各國貿易順遂的措施,例如向小規模養殖者提供支援。

儘管非洲的糧食和農業系統容易受疫情影響,但不能單單歸咎於疫情,它只是令這些問題加劇。
非洲聯盟委員會農村經濟和農業部主任Godfrey Bahiigwa
埃塞俄比亞一名男童抱着一隻公雞。(路透社)

其中較迫切的問題是,防疫措施如封城、社交隔離等影響食品的生產和銷售,並增加城市的運輸成本,各行業停工停產,民眾收入不足維生,恐加劇搶劫等犯罪行為。

對大多數南部非洲國家來說,現在是農民收割莊稼的時候,同時是農產品銷售的高峰期。當隔離措施限制人群聚集和市集運作,農產品就難以傾銷。馬拉威食物科學教授Agnes Mwangwela指出,這導致農產品價格下降,城市的食品供應減少,「所有這些都會影響國家的總體糧食安全狀況。非洲大多數國家都以農業為基礎,依靠出口農產品和增值產品來創匯。」封城意味商品無法交易和流動,令國家的外匯收入和就業人口減少。

不過,Mwangwela認為疫情是重建糧食系統的機會,可深入研究未充分利用的農作物,並加強業界自力更生和抵禦突變的能力。因此,促進家庭菜園變得非常重要。

索馬里受到蝗蟲侵襲,農民生計大受影響。(路透社)

促農業革命 朝氣候智能方向發展

說到底,糧食不足的成因複雜,不僅是全球能否生產足夠糧食般簡單。有意見認為,食物供應量不足或自然災害,並非導致饑荒的主因,政經體制及武裝衝突才是造成饑荒的關鍵因素。近年,氣候變化則成為農民的重要挑戰。這些因素都在非洲大陸尤其明顯。

面對長期飢餓和氣候變化的雙重挑戰,非洲部份國家的農業界近年積極採取應對措施,朝氣候智能農業(climate-smart agriculture)方向發展。在世界農林中心的協助和培訓下,肯尼亞農夫獲得改善牲口飼養方式。從事奶農四十年的Bunguey,在2015年把飼養的牛群由18隻減至5隻,他在組織的教導下改以富含蛋白質的飼料,令產奶量提升九倍,相當於原來18隻牛的產奶量逾兩倍。

戰亂國家的貧民亟需人道救援物資,如糧食及衞生用品。(美聯社)

畜牧業佔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一成四,但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只有在不影響糧食供應的情況下,減排才有意義。對肯尼亞乳製品行業而言,氣候智能農業具有龐大的發展潛力。肯尼亞政府指出,相關行動在2018年擴大至180萬個家庭,令全國溫室氣體排放量自2010年起減少3.3%,但仍維持行業中18萬個工作崗位,並且令農民收入每年增加2,000美元(約15,478港元)。

除實現解決飢餓、滅貧和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外,措施還有兩個可持續發展項目:推動經濟增長和增加就業機會。措施涉及的農民當中,有四分之一是婦女,該計劃冀進一步提高婦女的參與度,實現賦權女性的目標。

肯尼亞農田安裝了太陽能電水泵,對抗乾旱問題。(路透社)

另一非洲國家岡比亞則採用氣候智能灌溉方法來適應氣候變化。當地國內生產總值有三成來自農業,是全國第二大經濟產業,佔全國勞動人口的44%,九成糧食由小農生產。他們絕大多數從事雨育農業,即依靠自然降雨的農業,灌溉農田只有約1%。

由於氣候變化的影響,當地雨季來臨的時間推遲,持續時間也縮短,導致作物失收和收入減少。這同時意味着農業資源如種子和肥料的需求增加,灌溉可用的水源減少。目前農民採取一系列應對策略,如利用糞肥、種植抗旱和早熟作物、挖掘新水井獲取地下水,以及修建排水溝和窪地來引導水流和避免低地洪水。此外,農民開始種植多樣化作物,調整作物耕種的時間表,並為適應新的氣候變化而改造灌溉基礎設施。

(節錄)

上文節錄自第225期《香港01》周報(2020年8月3日)《嚴峻危機難保糧食安全》。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訂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25期《01周報》精選內容:

當「抗爭」遇上「鬥爭」 選舉延期 香港重啟

評戴耀廷被解僱—「學術自由」成為所欲為的「保護傘」?

疫襲農業 天災蝗禍引爆全球糧食危機

心理輔導與法律支援並行 專家設平台 助被捕青年覓曙光

由歐美燒到亞洲 「退休之火」蔓延

顛覆共食制 養生另有道 疫情重塑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