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功培育全球首隻基因複製病犬 日後或會量產化助醫學研究

撰文:李俊杰
出版:更新:

中國一家民營生物科技創新企業近日成功培育出體細胞複製犬(名為龍龍)。龍龍同時也是世界首隻基因編輯複製犬。據悉,龍龍的母體犬隻是世界首隻患上「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的犬隻,此病亦是人類常面對的疾病,研究人員經多番嘗試,終成功複製出同樣患有上述疾病的龍龍,以後有望將同類病犬量產化,協助科學家研究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

龍龍是世界首隻基因編輯複製犬。(網絡圖片)
複製動物不是新鮮事,首隻體細胞複製羊「多莉」1996年誕生後,科學家相繼成功培育出小鼠、牛、山羊、豬、貓、兔、騾、馬、大鼠等多種哺乳動物的體細胞複製品。不過,犬類複製的技術存在諸多瓶頸,一直是科學家的難題。在眾多研究犬類複製技術的國家中,韓國一直遙遙領先。

龍龍的母體犬隻出生於2016年12月29日,且罕有地患上動脈粥樣硬化,出現脂類代謝發生紊亂、高血脂等症狀。由於犬類在營養代謝、生理解剖等方面與人類有很多相似點,如犬類的900種遺傳疾病中,其中有400多種與人類的相似,加上犬類溫順,易控制、易配合,故是非常理想和成熟的實驗動物,研究人員於是對患上動脈粥樣硬化的母體犬隻進行體細胞複製。

經多番嘗試後,基因與母體一模一樣的龍龍近日終於誕生。「(龍龍出生)標誌着我國成為繼韓國之後,第二個獨立掌握犬體細胞克隆(複製)技術的國家。」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賴良學研究員表示。

孕育龍龍的母體犬隻。(網絡圖片)

在掌握了上述技術後,犬隻乃至病犬按理論已可以量產。專家表示,以往科學家從飼餵、機械損傷及免疫學方下手,令到研究用犬出現患上相關疾病,但所面對的問題是,即使是同一胎的研究用犬,基因都不盡相同,以致用研究用犬進行藥物測試時,會出現較大的變數。

複製犬則沒有基因相異的問題,研究人員在複製犬身上做藥試,面對較少的變數,如同一劑量的藥用在龍龍身上與用在母體犬隻身上,兩者所表現的藥後反應理論上相差不遠。另外由於基因複製犬的患疾是遺傳病,病狀持續時間長,且具有可遺傳性,可通過自然繁殖,誕出更多的病犬。

龍龍順利出生。(網絡圖片)

發展基因編輯複製技術另亦有助培育出更多工作犬,如緝毒犬、搜救犬、軍犬及導盲犬等。工作犬以前是通過自然繁育,好的品種選育困難,需求大成本高,一隻工作犬的價格可以達到10萬至100萬元人民幣不等。基因編輯複製技術成熟後,工作犬也能量化生產,成本將會大大降下來。

不過,隨着複製狗隻的技術日漸成熟,複製成本下降,病犬複製或會有系統地被引入醫學界。隨之而來的,將會是一波病犬複製的道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