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諷今? 內地學者刊文稱明朝宦官劉瑾曾下令驅逐流動人口

撰文:崔德興
出版:更新:

去年年底,北京當局下令驅逐「低端人口」,引起各界非議。近日有內地學者在媒體撰文,稱明朝著名宦官劉瑾曾下令驅逐外來流動人口,但最終卻以失敗告終。文章刊出後,被外界認為有「借古諷今」的意思。

2017年11月28日,北京清理低端人口,許多人被迫搬離住所。(路透社)

專研明清歷史的上海交通大學中文系博士後研究員徐美潔,日前在澎湃新聞發表專欄文章《遊食在明代京城》。文章稱,明清時期北京的外來流動人口多為破產農民、手工藝人、服務業者,或依托僧、道謀食的人。這些人被稱為「遊食者」、「遊食人」,多半遊走於社會邊緣、被人看不起,且面臨著時時被驅趕的命運。

文章寫道,北京在明清時期已是中國首都,生活機能便捷,且受政策控制,物價穩定。古代遇到運河淤積、地方災荒,糧價必受影響,而京城平抑的糧價,顯然仰賴政府補貼。這種情況在糧食豐足時,不會有問題;但遇上糧食歉收,資源不夠時,外來人口便會成為驅逐的對象。

驅逐「遊食」往往出於治安考慮

文章引述清代《四庫全書》史部《弇山堂別集》記載,明朝著名太監劉瑾在正德3年曾發動一次驅逐「遊食」運動,「市井遊食無業之人,如酒保、磨工、鬻水者,皆逐之四出。千餘人集於城外東郊,持白挺劫人,聲言自分必死,欲甘心刺瑾。瑾懼,乃復之。」不過,劉瑾的京城整治運動最終以失敗告終。

不過,文章也提及《皇明通紀》寫道,早在明太祖時期,已定律例申明天下,「四民各守其業,不許遊食」,並規定對遊食者要重罰,使之歸農。文章又指,京城那麼多遊食者,除了從事正當職業之外,也難免有雞鳴狗盜、偷奸耍滑者,帶來社會隱患,造成管理困難。所以驅逐「遊食」的運動,往往出於治安考慮,經濟問題只是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