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熊貓母女病逝網民要求徹查 有指涉事動物園10年養死4國寶

撰文:楊曼璐
出版:更新:
大熊貓「幗幗」與幼崽「花生」生前的照片。(微博圖片)

1月19日上午,上海野生動物園微博發布公告稱,去年12月底,園內大熊貓「幗幗」及其幼崽「花生」因病救治無效後先後死亡。據悉,「幗幗」是贈港大熊貓「佳佳」的後代,今年21歲;幼崽「花生」則半歲不到。大熊貓母女的死訊引起公眾憤怒,有指該動物園10年內養死4隻大熊貓,質疑該動物園無資格作為大熊貓基地飼養國寶。

網友連日追問大熊貓寶寶「花生」的下落,19日園方終於宣佈,「花生」與母親「幗幗」上個月相繼病逝。(微博截圖)
大熊貓「幗幗」是贈港大熊貓「佳佳」的女兒,於去年7月生下了幼崽「花生」。(微博)
「花生」是第一隻誕生在上海的大熊貓。(微博)

大熊貓母女一周內相繼因胃腸疾病去世

根據上海野生動物園(上野)1月19日發佈的公告,大熊貓「幗幗」12月19日發病,出現發熱、排腸粘液、嘔吐、腹瀉、腹痛等臨床症狀。19日起進行隔離治療,22日晚上開始出現抽搐症狀,病情逐漸加重。 於12月26日上午搶救無效死亡,檢查報告指出,「幗幗」的死因為急性胰腺炎併發多臟器功能衰竭。

而幗幗的幼崽「花生」因母親「幗幗」生病,為防交叉感染,動物園自19日起將母女隔離,人工乳飼喂「花生」。12月23日下午6時「花生」發病,主要表現為排腸粘液、嘔吐、輕微腹痛等症狀。29日,經CT診斷發現「花生」嚴重腸扭轉並導致大面積腸壞死,多方專家緊急為「花生」進行開腹手術,切除80餘釐米壞死腸管,並採集經配血成功後的其他大熊貓血液給「花生」輸血,但「花生」還是於12月31日中午搶救無效死亡。

有專家表示,大熊貓母子都出現腸胃疾病並相繼致死實屬罕見。上野則指已採集相關樣品送多家科研院所,用以探索大熊貓發病原因與防治方法,避免今後再次發生類似疾病。

涉事動物園被指十年內養死了4隻大熊貓,而去年卻因林業局為履行「十三五」規劃與上海市政府簽署協議而搖身一變成為新的「大熊貓研究基地」。(微博)

傳涉事動物園10年養死4國寶

然而,多名網友提出,這已經是上海野生動物園十年來養死的第四隻大熊貓了。一名熊貓愛好者范女士透過內地傳媒指,熊貓粉絲圈收集整理的資料資料顯示,從2006年至今,共有四隻熊貓在上海野生動物園死亡。「四隻中年紀最大的是『幗幗』(21歲),最小的是『花生』(175天)。另外兩隻分別是2006年去世的『國慶』(8歲)和2015年去世的『雲匯』(3歲)。這些熊貓應該都不是壽終正寢的,大都死於消化器官、感染等問題。」

19日至今,上海野生動物園的官方微博下聚集起憤怒網友的指責,網友認為上野未有好好照顧大熊貓,導致大熊貓相繼死亡,並強烈質疑上野是否有資格再擔當「熊貓基地」:「不會養就不要養」、「剩下的熊貓趕緊送回四川吧」。

2015年,網友透過非營利組織Pandas International得知,大熊貓雲匯於年初病逝,而上海野生動物園並未向公眾發佈消息。(百度贴吧熊猫吧圖片)

還有網友批評上野在事件中態度輕慢,指在「幗幗」、「花生」病逝至發佈公告這段時間內,上野並未正面回應任何關於「幗幗」、「花生」的消息,並以「維修場館」為由迴避粉絲的追問。網友指,原本以為只有幼崽出事,沒想到是母女雙雙病逝,「心都碎了」。

還有網友指出,對於2015年年初的大熊貓「雲匯」的死訊,上野甚至沒有向公眾發出任何官方消息,令「雲匯」死的無聲無息。網友要求相關部門「徹查」、「追責」。但有內地記者就「幗幗」母女之死的追責問題先後聯繫國家林業局、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及上海野生動物園,均未得到明確回覆。

專家質疑北上廣大熊貓基地科學性

據悉,國家林業局根據「十三五」規劃作出決定,在北上廣建立三個新的大熊貓保護基地,並於2016年上半年與上海市政府簽訂協議建立上海野生動物園的大熊貓保護研究基地。研究基地落成後不久,2隻大熊貓便被送到上海,包括已經懷了孕的大熊貓「幗幗」,而同年7月9日,「幗幗」便生下了健康的幼崽「花生」,「花生」也是第一隻出生於上海的大熊貓寶寶。

然而「幗幗」母女的相繼死亡引發了網友更深層次的拷問:在北上廣建立大熊貓基地究竟有沒有必要?把已經懷孕的『幗幗』千里迢迢遷去上海,難道不是打擾孕婦嗎?

而許多大熊貓保護專家也紛紛表達類似的質疑:建立北上廣永久性的研究機構和基地,科學嗎?「幗幗」與「花生」是否淪為政策的犧牲品?

「北上廣地區沒有野生大熊貓種群,也沒有野生環境。在那邊建基地的意義是什麼?能否適應?」一位要求匿名的專家表示,北上廣的科研力量較四川強大,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但圈養大熊貓大規模外遷,卻值得商榷,「這是搞科研,最終目的是野化放歸,這些地方沒這個條件。」

「北上廣地區沒有野生大熊貓種群,也沒有野生環境。在那邊建基地的意義是什麼?能否適應?」
匿名專家

借調大熊貓的生命誰來負責

此外,大熊貓在借調到國內動物園期間死亡的事件時有發生,死因更是疑點重重。如2014年出借鄭州動物園的大熊貓「錦意」橫死,園方被指責飼養條件差,甚至有虐待大熊貓之嫌。有媒體指出,大熊貓借調期間死亡,都有「人禍」的陰影在,卻有見不到任何追責,誰來保障這些人見人愛的國寶們借調之後的安全與健康呢?

京衡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余超提出,應該儘快出台《大熊貓保護條例》。他指出,對圈養大熊貓的保護缺乏相關法律法規層面的規定,大熊貓的瀕危狀態尚未得到根本改觀。出台《大熊貓保護條例》應當對圈養大熊貓的養殖條件、監護主體、以及突發疾病的應急預案、甚至包括死亡之後死因調查都需要在行政法規層面作出明確規定。